《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三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依照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作出書面裁決,當事人申請仲裁超過六十日期限不予受理的決定或者不予受理通知書,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申請仲裁的期限確實屆滿,沒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依法不予受理。”本條將申請仲裁的限制等同于勞動爭議的訴訟限制,造成大量勞動爭議訴訟權益人在沒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情況下被起訴60日以上的http://www.sdjlnm.com/susong/102.html 'target='\uublank'data horse>裁決駁回了索賠,沒有司法救濟。筆者認為,有必要對《解釋》的規定進行進一步探討,以明確勞動爭議仲裁時效與訴訟時效的關系,切實保護勞動關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筆者不作淺薄猜測,擬就勞動爭議仲裁上訴期限與訴訟期限的關系與區別作一探討,以期拋磚引玉,任教于方家。1、 勞動爭議仲裁上訴時效與勞動爭議訴訟時效的關系與區別訴訟時效是指民法規定的保護權利人通過訴訟實現其請求權的有效期。訴訟時效屆滿后,債權人無權強制債務人按照程序履行義務。訴訟時效屆滿后,權利人雖然可以提起訴訟,但其權利不受法律保護。因此,訴訟時效屬于消滅時效。勞動爭議訴訟時效是指勞動爭議關系中的權益倡導者在法定期限內不行使權利的法律制度,即:,喪失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債務人按照訴訟程序履行義務的權利。勞動爭議仲裁上訴期限,是指勞動爭議當事人為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法定期限。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制度最早出現在7月31日國務院發布的《國有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第十六條,1987年: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申請。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本條第二條第一款規定的勞動爭議的,當事人應當自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或者調解不成之日起30日內,將爭議提交仲裁委員會;發生本規定第二條第二款規定的勞動爭議(因開除、開除或者開除違紀職工引起的),當事人應當自企業公布決定之日起15日內,將爭議提交當地仲裁委員會仲裁根據勞動爭議的類型,勞動爭議仲裁的上訴期限分為60天、30天和15天。7月6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二十三條,1993年規定,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六個月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申請仲裁超過前款規定期限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條例》將勞動爭議仲裁上訴時效由原來的分類規定統一為六個月。1994年7月5日頒布的《勞動法》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該法第八十二條規定,請求仲裁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勞動部8月11日發布的《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八十五條:,1995年規定,“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是指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的日期《勞動法》第八十二條是對《條例》第二十三條的修改。修改內容有兩點:一是仲裁申請期間的起算點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變更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二是仲裁申請期限由6個月改為60天。對“爭議發生日期”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可以概括為:1.勞動爭議發生日期是指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的日期(這也是勞動部《意見》第八十五條的規定;(二)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是指用人單位決定處分勞動者勞動權利義務的日期;3.爭議發生日是指勞動關系雙方在勞動權利義務問題上存在分歧,一方明確向另一方主張權利(提出解決分歧)并被駁回的日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車撞死人怎么判,開車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1訴前調解的效力怎么樣
2020-12-162011誤工費標準:誤工費到底怎么算
2021-01-20離婚證據清單模板是怎樣的
2021-01-23無證遺產房產怎樣保全
2020-12-12機械設備合同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09半路夫妻領證后有繼承權嗎
2020-12-21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單方面辭職勞動合同書是否可以違約
2021-03-25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保險合同內容變更的條件及訂立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5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