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的勞動爭議訴訟程序法是民事訴訟法。在“一審二審”勞動爭議解決制度的背景下,受仲裁前規則的制約和程序價值目標的考慮,民事訴訟法在適用于勞動爭議訴訟時必須進行適當的變通。與普通民事訴訟相比,勞動爭議訴訟表現出一定的特殊性。本文論述了勞動爭議訴訟的請求權、當事人及判決,在民事訴訟中,請求權應以實體法上的權利為基礎。根據實體法的規定,當事人享有民事救濟權,包括救濟請求權、救濟形成權和抗辯權。民事救濟權與應訴形式相對應。當救濟請求權、救濟形成權和救濟抗辯權本身的存在成為爭議的對象時,救濟權的存在構成確認行為。因此,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認為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需要確認權利或事實的,可以取得相應的訴訟形式。但在勞動爭議訴訟中,提出勞動爭議訴訟請求權存在一定的障礙。如甲方勞動者為原告,乙方用人單位為被申請人的,甲方以乙方非法解除勞動合同為由申請仲裁,并要求賠償經濟損失。仲裁機構支持甲方的仲裁請求,乙方提起訴訟。由于乙方的實體權利沒有受到侵害,因此無法根據訴訟原則提出相應的訴訟形式。如果乙方作為原告要求駁回被告的訴訟請求,顯然法院不能受理,因為訴訟與仲裁不構成審級關系。如果乙方對判決的賠償金額不滿意,其索賠只能表述為要求原告賠償被告一定金額的賠償金,這與傳統的民事訴訟形式有很大不同。上述問題的癥結在于原告不具備其實體法權利受到侵害的事實,因此不能以一般民事訴訟的形式提起訴訟。這類訴訟應當以否定確認的方式進行修改,即請求確認原告與被告之間不存在實質性法律關系,或者請求確認被告的實質性主張不存在
(2)主張的增加:當事人能否對仲裁提起訴訟?他們能不經仲裁就增加索賠嗎?如果允許增加,將有利于一攬子解決糾紛,提高程序效率;然而,在訴訟中允許不經仲裁而增加訴訟請求權,顯然違背了仲裁前規則。司法解釋[2001]14號第六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后,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的,與勞動爭議不可分割的,應當合并審理;有獨立爭議的,應當通知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因此,與普通民事訴訟不同的是,勞動爭議訴訟請求權的增加是有限的。司法解釋以“訴訟請求權與勞動爭議不可分割”為平衡點,平衡程序法的穩定性與效率價值。訴訟標的是否具有可分割性,應以其能否構成不同類型的勞動爭議來區分。如果受傷不到一年http://www.sdjlnm.com/jiufen/40.html '目標=''空白'數據>保險糾紛和終止http://www.sdjlnm.com/laodonghetong/36.html “標的=”勞動合同糾紛、拖欠工資糾紛、社會保險糾紛都是可分割的主體,反訴反訴反訴必須依據的事實和理由與本案的訴因或請求權有關。在勞動爭議訴訟中,由于本次訴訟是勞動爭議,所以反訴也必須是勞動爭議;這一訴訟必須仲裁,反訴也必須仲裁;反請求在本案提起后的一定期間內提出,裁定在十五日后生效。本次訴訟和反請求應當在仲裁裁決書送達后15日內完成。除原告起訴和法院復審的時間外,被告在知道原告的訴訟請求并提出反訴時,可能喪失反訴權。因此,在勞動爭議訴訟中,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反訴條件設立反訴的情況極為少見。但是,當爭議雙方對仲裁裁決不服時,在原告與被告訴訟權利義務不同的現行制度背景下,不利于保護后來者的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因此,將后一方當事人列為反訴原告相對合理。有鑒于此,在勞動爭議訴訟中必須適用民事訴訟法中的反訴要件,在一方起訴一方服從裁決的情況下,被告是否應當提起反訴?如甲方拒絕接受甲方支付乙方工資的仲裁裁決,將起訴確認扣除乙方工資是合法的。有學者認為,甲方提起訴訟后,仲裁裁決不生效,乙方要求補發工資應提起反訴。筆者認為這是沒有必要的,否則所有勞動爭議訴訟都需要提起反訴,這無疑增加了訴訟成本,造成了諸多不便。因此,在勞動爭議訴訟中應確立綜合審理原則,禁止民事訴訟中的“無訴無因”原則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介簽署的二手房買賣合同范本
2021-01-12醫療事故賠償糾紛
2020-11-24哪些情況下可以適用民事司法賠償
2021-02-11遺囑公證去哪里辦
2020-11-09怎樣有效變更涉外離婚撫養權
2020-12-16債務融資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1-07什么樣的合伙財產可以質押
2020-12-14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結婚彩禮什么時候給
2021-01-15什么叫做婚姻自由
2020-11-12女方懷孕期間男方出軌怎么辦
2020-12-04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電子版的離職證明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冷暴力算校園欺凌嗎
2020-11-13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詐騙罪 偽造房產證
2020-12-14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