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勞動法》、《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勞動爭議當事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1)檢察官必須是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即:,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起訴是勞動爭議當事人與勞動爭議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權利。因此,企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勞動者之間形成勞動法律關系的,可以作為檢察機關提起勞動爭議訴訟。勞動者的訴訟權利能力和訴訟行為能力相一致的,勞動者應當作為當事人之一參加訴訟。當事人因故不能起訴的,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為起訴。其他人無權起訴
(2)必須有明確的被告勞動爭議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必須明確被告是對方當事人。如果原告不知道誰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就沒有人應訴,人民法院也就無法審理。在界定勞動爭議訴訟被告的同時,應當指出,原告不應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勞動行政部門作為勞動爭議訴訟的被告或第三人。這主要是因為他們不具備勞動爭議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資格。(3)必須有具體的請求權和事實依據,具體請求權是指原告向人民法律提起訴訟解決的問題。它包括以下三種:一是給付請求,即請求人民法院承認原告的請求權,責令對方履行給付工資、勞動保險、基金等義務;二是請求確認,即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或者不存在某種實質性法律關系,如確認勞動合同關系的有效或者無效,確認職工與企業的勞動關系,企業不得被辭退、撤職、辭退;三是變更請求,即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消除當事人之間原有的勞動法律關系,如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終止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等,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應當有事實依據,包括勞動爭議是如何發生的,爭議的內容,勞動爭議的證據事實,即能夠證明勞動爭議案件的全部材料。當事人有為自己的訴訟請求提供證據的責任。(4)必須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仲裁,一方或者雙方不能就勞動爭議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只有先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再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才有權提起訴訟。當事人在仲裁機關主持下就勞動爭議達成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的,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應當在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超過期限的,不予受理。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原因逾期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說明同時符合上述條件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勞動爭議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當事人起訴的,應當向人民法院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合同是諾成合同還是實踐合同呢
2021-01-01派出所可以開違停罰單嗎
2021-01-13簽諒解書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5職工持股會
2020-12-17出軌起訴離婚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25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買房定金繳納多少錢,法律有什么規定
2021-01-27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020-12-15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人身保險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0-12-01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開公司車沒買保險怎樣處理
2021-02-06降低企業履約風險的“保險杠”
2020-12-20有關理賠的其它問題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