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程序
勞動合同糾紛訴訟前必須履行勞動仲裁程序,勞動仲裁裁決不服的,才能向法院提起訴訟。因此,有必要區分仲裁時效期和勞動訴訟時效期
(1)一般仲裁時效期:根據《勞動合同法》第27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時效期為一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2)仲裁時效中止:在此期間,如有法律原因,仲裁時效自動中止(如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中止事由消除后,時效期間繼續計算。(3)仲裁時效中斷:因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請求有關部門救濟而中斷仲裁時效期間,或另一方同意履行其義務。自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4)特殊情況下,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一年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1)總則(適用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的規定,當事人對終局仲裁案件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逾期不起訴的,裁決具有法律效力(2)特殊情況:終局案件的仲裁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勞動者對終局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必須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法院決定撤銷裁定,對撤銷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勞動爭議訴訟。
綜上所述,勞動合同仲裁時效期限一般為一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勞動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訴訟時效期間為15天,自當事人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計算其次,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我國規定了不同于一般民事訴訟的勞動爭議特別程序。發生勞動爭議的,應當先向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并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申請仲裁。第二,對勞動仲裁委員會的勞動仲裁不服的,應當自收到勞動仲裁委員會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對于工廠發生的工傷、人身傷害等事項,法院一般會在向法院提起訴訟后,提出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除明顯的人身傷害外,適用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一年、二年)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經營范圍能增加對外貿易嗎
2020-11-30房產公司合并資質怎么處理
2020-11-21什么叫做婚姻自由
2020-11-12離婚協議需要公證嗎
2021-03-18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公司工會設立獨立賬戶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26商業銀行法中的關系人是指什么
2020-11-15合同生效前要約可不可以撤回
2020-12-17承包關系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2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企業固定資產保險賠償如何計算
2021-03-20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投保人死亡后怎樣變更投保人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