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婚前財產協議是指男女婚后不將其全部婚前財產作為共同財產的協議。婚前財產所有權協議,可以在婚前、婚后辦理,不受登記與否的限制。
婚前財產協議公證是指對上述婚前財產協議進行公證,以增強協議的公信力。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稱之為“婚前財產公證”,根據我國婚姻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婚前財產協議的法律依據是什么,“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和婚前財產,應當分別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單獨所有或者部分共同所有。協議應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p> 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下列財產,屬于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資金;(二)生產經營所得;(三)知識產權所得;(四)繼承或者贈與的財產,除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外(五)其他應當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享有平等的處分權p> 第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財產:(一)婚前夫妻一方財產;(二)醫療費用,一方因身體傷害而發生的殘疾人生活補助及其他費用(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的僅屬于夫妻的財產(4)一方的生活用品(5)應屬于一方的其他財產。”p> 可以看出,我國婚姻法原則上規定,婚前雙方的財產屬于各自,但同時,它允許雙方書面約定婚前個人財產屬于雙方
為什么要達成婚前財產協議并進行公證
過去,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較低,即使他們擁有一些個人財產,數額也不多,再加上傳統觀念的束縛,很少有人達成婚前財產協議。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擁有的婚前財產越來越多。同時,整個社會的觀念也更加理性。就婚前財產達成協議已成為一種新趨勢,婚姻應該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達成婚前財產協議不會削弱這一點。相反,由于婚前財產所有權的明確約定,婚姻的愛情基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強。另外,由于現代社會離婚率的不斷提高,離婚中爭議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財產問題。與其爭論財產所有權問題,不如事先達成協議。這樣,一旦婚姻不幸結束,只要雙方在自愿原則的基礎上就婚前財產的歸屬達成書面協議,雙方就可以從法律角度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糾紛,書面協議經公證與否均具有法律效力。但在司法實踐中,一方當事人往往對協議的真實性提出質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九條還規定:“經有效公證文書證明的事實”和“當事人無需舉證”;同時,法院更傾向于接受經過公證的法律文書,因此從增強協議公信力的角度出發,專業人士建議最好對婚前財產協議進行公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南海法院處理勞動糾紛要多久
2021-02-17沒有合同,怎么證明之間的勞動關系
2020-11-16茂名市有評殘嗎
2021-03-08身體損害認定交警承擔費用嗎
2020-12-07哪些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負擔
2021-02-13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什么是人身保險
2021-02-07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在車險不足額保險合同如何賠償
2020-12-23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是什么
2021-02-18保險公估人業務分為什么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