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欠薪如何賠償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依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勞動報酬:,限期支付加班費或經濟補償金;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補發差額;如果員工逾期不付款,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或者國家規定按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責令按照應支付金額的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追加賠償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三)安排加班而不支付加班費的;(四)依照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而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在何種情況下屬于惡意欠薪罪惡意欠薪罪改為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是指勞動者有支付能力時,以轉移財產、逃匿或者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等手段逃避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行為。犯罪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后仍未支付的,要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需要在主體要件、主觀方面、客體要件等方面符合法律要求,客觀方面和認定標準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企業和自然人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也就是說,主觀上明知其“不支付勞動報酬”的不作為,會造成勞動者不能及時實際獲得勞動報酬,而希望或放任后果發生的社會危害后果。有幾種情況應該認定為故意的:(1)明令拒絕的,即明令拒絕支付勞動報酬的,應當認定為故意。包括無正當理由的違約,無論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2)雖然是指支付,但主動實施的行為,找借口不支付,應認定為故意。無正當理由轉讓財產,造成無力支付的虛假形象的;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給予勞動者勞動報酬的工作人員逃逸,致使無法支付虛假形象的;或者非法扣減工資、罰款的犯罪客體是雙重客體,既侵犯勞動者的財產權利,又妨礙正常的勞動用工關系,違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在犯罪的客觀方面,既有危害行為,也有危害結果,二者在刑法上有因果關系:(1)以轉移財產、逃跑、藏匿等手段逃避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但不支付勞動報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1)以轉移財產、逃逸等手段逃避支付勞動報酬的行為
<2)能夠支付但不支付勞動報酬的。也就是說,企業的銀行存款足以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卻不作為,導致勞動者沒有按照合同或者法律規定的期限領取勞動報酬。如果如實執行月工資制度,超過20天不發工資,就構成“不發”(2)數額較大。法律沒有規定絕對值的范圍。應當與職務侵占罪的處罰標準相比較,即逃避或者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在5000元以上一萬元以下,構成“數額巨大”應當提起公訴的;(3)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后仍不支付的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罰分又罰錢,開車打電話是否違法
2020-12-13相關等級醫療事故可以主張的賠償項目
2021-01-30同居關系是否是家庭關系
2021-03-16私營企業是一般納稅人嗎
2021-02-21反擔保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01發票抬頭是什么意思
2021-03-18沒領結婚證的婚姻關系如何了斷
2021-02-22船舶代理費誰支付的
2021-02-12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胡某訴某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9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車禍主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1-06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