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算不算勞動爭議
工傷屬于勞動糾紛,必須通過勞動仲裁,這是法定程序。只有勞動仲裁后不服或仲裁不受理時才能起訴。所以不能直接起訴,須先行勞動仲裁。
工傷賠償申訴時效應從傷殘評定之日起算
實踐中,許多在工作中受傷的職工,因不熟悉勞動法律法規,特別是《工傷保險條例》等法規,而使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護的現象時有發生。其中訴訟時效就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方面。一些在工作中受到事故傷害且被認定為工傷的職工,往往因“已過了申訴時效”而只好放棄訴訟的權利。
法律規定,所謂“訴訟時效”,是指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利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的時間。相對于普通民事傷害案件而言,工傷保險爭議案較為特殊,在此類案件中,工傷受害人提起仲裁或訴訟的前提是有關部門所作的工傷認定以及傷殘等級鑒定結論,否則,工傷職工將無從主張自己的權利。
在工傷保險爭議案件審理中,勞動部門所作的工傷認定及傷殘等級鑒定,不僅起普通證據作用,而且是一種由勞動行政部門依法行政的具體表現,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及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合法權益進行保護的前提和依據。
受傷職工在被認定為工傷后,要及時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在拿到傷殘等級鑒定結論通知書后,要及時向所在單位主張工傷保險待遇。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工傷職工可以按傷殘等級的大小向用人單位及工傷保險基金要求享受相關待遇。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工傷職工的所有工傷保險待遇應由其所在單位承擔。
因工傷保險待遇引發爭議的,其申訴時效是六十日。也就是說,工傷職工在明知用人單位拒絕給付工傷保險待遇之日起六十日內,要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要求單位給予其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一旦超過這個時間,且無“其他正當理由”的,仲裁委將不予受理,工傷職工的權益將難以得到維護。
勞動爭議仲裁的舉證期限
民事訴訟中的舉證期限是當事人提交證據的時間期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四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對于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舉證期限規范了證據提交的程序要求,能夠起到規范案件審理的作用,防止和減少“證據突襲”。《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勞動爭議仲裁的舉證期限問題沒有做出明確規定,導致目前在勞動爭議仲裁實踐中,各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做法不一。有的仲裁委員會規定可以在開庭當天提交證據材料,有的則規定最晚在開庭前一天提交,有的開庭之后提交仲裁委員會也接收。甚至同一仲裁委員會各仲裁員的做法也不一致,出現“打架”現象。
勞動爭議仲裁可以借鑒民事訴訟的經驗,明確規定舉證期限,以規范案件審理。比如,可以規定在立案后的某一時間期限內或開庭前的某一天進行證據交換,以固定證據和仲裁請求,防止當事人提交證據的隨意性以及“證據突襲”。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后,可選擇以下方式解決:
1、協商: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2、調解:發生勞動爭議的,可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申請調解的可以口頭形式,也可書面形式,達成調解協議后,雙方必須履行。
3、仲裁: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縣(區)市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者必須注意及時申請,否則申請事項將被駁回。
4、訴訟: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仲裁是訴訟的必經程序,不經仲裁不能直接提起訴訟。另需注意,訴訟的應當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提起,否則人民法院將不予受理,仲裁《裁決書》即發生效力。
我們明白工傷如果不能協調,應該馬上進行起訴,是需要運用仲裁的手段進行解決,如果處理不了的話才可以進行起訴,而且勞動爭議也是有時間的規定,需要在期限內進行起訴,希望大家明白律霸網小編對于這方面的知識分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倒閉傷殘津貼怎么辦
2020-12-28公證處公證程序是什么
2020-11-15私人老板亂扣工資怎么辦
2021-03-17農民工工傷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0銀行查資金流動算侵犯隱私嗎
2021-03-09承兌匯票丟失如何掛失
2021-01-13土地出讓收益包括違約金嗎
2021-02-13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壽險投保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22人身保險投保人對哪些人具有保險利益
2020-12-03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保險免責條款應該怎么樣才算有效
2020-11-22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方式
2021-02-21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保險合同盡到說明義務是否就可以免責
2021-01-26論責任保險中第三人的保險金給付請求權有什么規定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