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糾紛是最常見的糾紛之一。快速有效地處理勞動合同糾紛,不僅有利于單位集中精力生產經營,而且有利于職工盡快投入工作,降低社會經濟成本,促進社會綜合效益的提高,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步驟:
勞動爭議:
1,勞動→ 與業主協商;請工會或第三方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
3.當事人→ 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調解協議達成后不履行)
4.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另有規定外,應當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仲裁應為終局的)并非上述所有步驟都需要進行。我國法律法規只規定勞動仲裁是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前提條件,可以采取其他步驟
勞動合同引起的一些爭議不屬于法律法規規定的勞動爭議范圍,因此不能申請仲裁或訴訟,但應當受到行政訴訟或者行政復議的保護1.勞動爭議: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3)退市、辭退、辭職、辭職引起的爭議
(4)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等方面的爭議(5)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等方面的爭議,經濟補償或補償(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2)非勞動爭議事項:(1)勞動者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發放社會保險金的爭議(2)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下列原因發生的公房轉讓糾紛:住房制度改革(三)勞動者對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傷殘等級鑒定結論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職業病診斷鑒定結論有異議的糾紛(四)家庭或者個人與勞動者之間的糾紛家政服務人員(5)個體工匠、幫工、學徒之間的糾紛(6)農村承包經營者與從業人員之間的糾紛(2)注重時效過程,避免時效過程,上訴得不到法院的支持,應當及時行使時效中斷權,以達到時效中斷的效果。當事人在申請仲裁期間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申請仲裁期間中斷的:一、向對方請求權利;二、請求有關部門給予權利救濟;三、申請仲裁期間中斷的,對方同意履行義務,申請仲裁的期限,自對方明確拒絕履行義務之日起重新計算,或者有關部門作出決定或者明確表示不(3)法律、法規雖規定用人單位對用人單位作出的辭退、開除、辭退等決定引起的勞動爭議,應當承擔舉證責任,但應當注意收集證據,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工作年限等。如果你想證明你的觀點,你需要充分的證據。例如,如果你證明雇主和雇員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如果沒有勞動合同,你可以出示打卡記錄、工資單、公司快遞單等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機關出臺的文件不合法需要承擔行政責任嗎
2020-12-27多少周歲勞動者依法享有自主擇業的權利
2020-12-06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在國外結婚可以在中國領結婚證嗎
2021-01-27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合同債權最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30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新員工入職破冰培訓怎么做
2021-02-06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怎么改
2021-01-19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在不同保險公司投保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險,如何理賠
2020-12-07如何成為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
2020-11-18土地轉讓要什么手續
2020-12-17房屋拆遷營業稅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