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勞動保障部門日前向廣大勞動者發(fā)出提醒,勞動者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要忽視法定的60天申訴時效,以免“過期作廢”影響到自己合法權益的維護。數(shù)據(jù)顯示,在2005年,上海超出10%的勞動爭議由于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申訴時效而不被受理。有關專家指出,這一數(shù)字反映出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這樣的情形不僅是在上海,也在各地勞動者身上發(fā)生。由于各種原因,他們常常未能及時申訴,待到打算訴諸法律時,卻不知已經(jīng)超出法定時效,失去了維權的機會。
記者從上海市仲裁委員會獲知,勞動維權出現(xiàn)“過期作廢”的情形主要有兩種:一是國內許多勞動者不知道勞動爭議申請仲裁應在60天之內提起,等到明白過來為時已晚;二是部分勞動者離開原單位到新單位工作之后,發(fā)現(xiàn)原單位未給自己足額繳納或未按時繳納社保費,雖然有些疑惑,卻又沒有及時提出。
我國《勞動法》規(guī)定,勞動者“應當自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仲裁。根據(jù)解釋,“應當”是指從勞動者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之日起算。例如,單位未支付勞動者工資或加班工資、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等,勞動者從知道或應當知道之日起,就應在法定期限內提起仲裁,由于種種原因只能在離開單位之后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的,也必須在離開單位之日起的60天內提起申請。
為此,有關專家提醒包括城市建筑農(nóng)民工在內的廣大勞動者,一旦發(fā)現(xiàn)自身權益受侵害就要及時舉報、申訴,切莫明知用人單位“欠薪欠保”,依然選擇“追薪拖到年關”,這種不明智的做法很可能吃虧。
此外,專家還提醒,有的勞動者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即使超過時效,仲裁委不予受理,仍可以再告到法院。殊不知,勞動者此時再去法院提起訴訟,有的只是訴權而不是勝訴權,法院還很可能因超出申訴時效而駁回訴訟請求。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勞動者的權益確受侵害,理應受到保護,也可能無法得到法律的有力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要件和范圍是什么
2020-12-12農(nóng)村非婚生子罰款多少錢
2020-12-04侵權責任糾紛能否申請支付令
2020-11-27房產(chǎn)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勞動合同以什么形式訂立比較好勞動合同何時生效
2020-12-12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有哪些
2021-01-12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guī)定是什么
2021-02-15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非直系親屬關系可以買保險嗎
2021-02-12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保險公司拒賠理由有哪些
2020-12-27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保險經(jīng)紀人管理辦法有什么規(guī)定
2020-11-08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需要理賠
2020-12-19營業(yè)房拆遷是否對營業(yè)執(zhí)照進行補償
2021-01-16被拆遷人可以自主查詢征收拆遷補償標準嗎
2021-02-20高鐵拆遷是強制性的嗎,必須拆遷嗎
2021-01-26樓房多少年后必須拆除
2020-12-23拆遷戶被法院強制執(zhí)行拆遷怎么辦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