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的喪葬費和撫恤金分別是多少P>
1.國家工作人員和退休人員一次性撫恤金的支付標準為:烈士和因公犧牲人員,為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上其生前40個月的基本工資或基本退休費;死亡的,按照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加上死亡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者基本退休費的2倍計算。發放一次性養老金所需資金仍通過現有渠道解決。(2)一次性養老金的計算和支付方式。其中:公務員是其職務工資和職級工資之和;事業單位技術人員的職務工資和技術等級(職務)工資之和;機關普通工作人員的職務工資是其職務工資;國家機關退休人員死亡的,一次性養老金按照其生命最后一個月國家規定的基本退休費用計算繳納。也就是說,本人退休時計算繳納的基本退休費用與本人退休后按照國家規定增加的基本退休費用之和
3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一次性養老金按照退休人員一次性養老金標準和辦法執行(一)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撫恤金的一次性標準,按照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撫恤金的一次性標準執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財政部發布的《事業單位中的非營利組織》(勞社保發[2005]36號),在統籌地區參加工傷保險的事業單位職工因公死亡的,參加企業職工、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離退休人員因病死亡的,按照當地工傷保險條例執行一次性工傷賠償,一次性養老金待遇仍按地方規定執行
除上述情況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的一次性養老金標準為:因公犧牲的基本工資或死亡前40個月的基本退休費,因病死亡的,發給生前20個月的基本工資或者基本退休費。烈士撫恤金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一次性死亡撫恤金支付所需資金按照原渠道結算
(2)一次性撫恤金計算支付辦法。計算和支付的基數是我生命最后一個月的基本工資,即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計算和支付基數是我生命最后一個月享受的基本退休費,也就是說,退休時計算繳納的基本退休費與退休后按照國家規定增加的基本退休費之和
(一)參照公務員法管理職工和退休人員因公死亡的一次性養老金標準和計算繳納辦法按照民政部通知的規定,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事業單位非政府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工傷問題的通知》,人事部、財政部《關于機關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支付辦法的通知》(人發〔2007〕64號)公安部、人事部、民政部、財政部(勞保發[2005]36號),統籌區參加工傷保險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因公死亡的,參加企業職工、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離退休人員因病死亡的,按照當地工傷保險條例執行一次性工傷賠償標準,一次性養老金待遇仍按地方規定執行
(4)除上述情況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的一次性養老金標準自10月1日起調整,2004年:因公犧牲的,生前40個月的基本工資或基本退休費;因公犧牲的,生前20個月的基本工資或基本退休費。烈士撫恤金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一次性死亡撫恤金發放所需資金按原渠道結算<1.因公死亡撫恤金一次性為20個月基本工資<2.因病死亡撫恤金一次性為10個月基本工資<>3、喪葬費標準:因病4000元;工作(公司)5000元4.生還者生活困難補助標準:非農民每人每月210元;兩人以上每人每月190元;農業戶籍為每人每月170人;兩人以上,每人每月150元
第二,喪葬費是員工去世后喪葬和處理事務的津貼。目前,我國還沒有統一的標準。根據一些地方的規定,喪葬補貼一般是按照當地職工死亡時月平均工資的一定月數計算發放的。例如,在大連,喪葬補貼是該市最近三個月的社會平均工資。參加自治區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社會統籌人員死亡后,喪葬費按照自治區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個月計算支付,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務,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支付工資的工作人員。根據公務員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分為綜合管理、專業技術和行政執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國務院可以增設其他職務特殊、需要單獨管理的公務員。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領導職務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非領導職位的級別應低于司局級我們知道公務員有很多福利。如果公務員受傷,就需要支付養老金,支付標準是按照員工工資的比例支付。公務員死亡,國家還將根據其家庭情況和法定標準支付喪葬費,維護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歡迎與律霸討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收養棄嬰有哪些流程及法律規定
2020-12-15合作社債務誰承擔責任
2021-03-20專利權人是單位還是發明人有什么界定
2020-11-30被車撞斷腿怎么索賠
2020-11-22交通事故賠償有沒有精神賠償
2021-02-08超過強制執行時效可以再次訴訟嗎
2020-12-13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被保險人未履行風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怎么處理
2021-02-02投保后需要維護保險標嗎
2021-03-25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包括哪些
2021-01-31投保率
2021-02-16嫁出去的女,不是潑出去的水
2021-03-122020農村瓦房舊房拆遷補償多少
2020-11-29房屋拆遷中什么時候收到評估報告才合法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