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平臺現狀
第三方支付平臺是指具有實力和信譽的獨立第三方,通過與國外主要銀行簽訂合同,為網上交易提供支持。一般來說,它實際上是一種“中間件”或“技術插件”,它將企業與銀行連接起來,利用自身的實力和信譽保證買賣雙方的正常網上交易。縱觀國內市場,現有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主要分為兩種模式:獨立第三方支付模式和非獨立第三方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平臺。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第三方支付行業正在從無到有地發展壯大。第三方支付平臺市場規模從2008年的2700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9.31萬億元,2011年5月18日,支付寶、快錢、拉卡拉等27家企業獲得央行頒發的首批業務牌照,成為首批獲得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截至2015年3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共發放牌照270張。面對有限的市場和用戶,第三方支付平臺出現惡性競爭,消費者成為戰爭的最終受害者。此時,亟待制定行業規范
第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法律完善(1)明確法律定位。要想真正對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管理和監管,就應該以法律的形式具體關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性質和業務范圍。有了這個定位,我們就可以明確誰應該被監督,如何被監督。只有這樣,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2)明確規定管理制度。2010年之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資金安全問題備受關注,其中最受關注的是第三方支付平臺因其經營特點而擁有的大量客戶儲備資金的安全性和歸屬問題。對于如何存入客戶準備金,草案第四條和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支付機構應當將客戶準備金存入商業銀行存款專用賬戶。而且,支付機構只能選擇一家銀行作為準備金的存管銀行,商業銀行的一家分行只能開立一個準備金專用存款賬戶。”與以往準備金托管混亂的現象相比,新規要求“只能選擇一家銀行作為客戶準備金托管銀行”,大幅減少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存款賬戶數量,有效降低了監管難度。不過,這種銀行與支付機構協商的新監管模式能否正常運作,還有待研究。畢竟,選定的商業銀行在現實中能否真正公平、獨立地監督和管理第三方支付平臺,我們很難得出結論(3)明確規定成果的歸屬。仔細閱讀相關法律法規后發現,雖然法律法規明確承認提供孳息應屬于客戶自身,但這部分孳息的實際控制權仍掌握在支付機構手中,給予支付機構完全控制原本屬于客戶的準備金和孳息是不合理的。由于在整個過程中,第三方支付平臺只起到了臨時保管準備金的作用,而客戶擁有準備金的所有權,支付平臺沒有理由控制客戶準備金的利益。我們可以借鑒《證券法》中“客戶在證券市場申購新股時凍結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如何分配”的做法,專門設立風險保護基金用于儲備利息,不僅保護了客戶的資金安全,同時還巧妙地將利息返還給客戶本人以上是小編對“第三方支付平臺法律完善”問題的回答。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法律完善措施包括明確的法律定位、明確的條款管理制度和明確的條款歸屬。法律的完善是保證第三方支付平臺健康發展的保障。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訴案件決定撤訴,法院會怎樣辦理?
2020-11-25對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應如何計算假釋考驗期
2020-11-08經偵調查期間會抓人嗎
2020-12-14什么叫國家賠償
2021-01-11貸款擔保證明及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0-12-02征地土地補償協議
2021-02-12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是自己承擔嗎
2021-01-31怎么擬定合同有免責條款
2020-12-02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雇傭關系可以隨意解除嗎
2020-11-29懷孕期間,單位能單方調崗降薪嗎
2021-02-09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上海城鎮保險包含哪幾種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