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兩會召開,許多民生問題得到解決。但在兩會過程中,網上流傳著兩會決定18歲結婚的消息,不少年輕人表示終于可以和親人結婚了。那么,兩個協會決定18歲結婚是真的嗎?現在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第一屆和第二屆會議決定18歲結婚是真的嗎?這個說法是假的。我國法定結婚年齡為男性22歲;20歲以上女性;為了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現行婚姻法規定,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根據本民族的實際情況,對法定結婚年齡作出靈活規定。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規定少數民族男子20歲,婦女18歲。然而,這些適應只適用于少數民族,不適用于生活在該地區的漢族人。事實上,黃代表的建議是合理的
18歲結婚有一定的法律依據。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年滿18周歲的公民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他們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18周歲的公民,可以看出,18周歲是一個人是否成年的界限。成年的含義,一方面意味著一個人的生理年齡已經基本成熟。更重要的是,到了這個年齡意味著“可以”和“應該”對自己的行為獨立負責。在中國習俗中,“婚姻”是指真正的成年人,只有婚后才能真正承擔起國家的“責任”,這符合現代婚姻法對婚姻的要求。這種責任是建立在一個人心智成熟的基礎上的。法律將這一領域限制在18歲以內2.早婚現象確實存在,特別是在農村地區,這不是一個個案,而是一個普遍現象。有趣的是,這一現象與城市晚婚甚至大量剩男剩女現象并存,反映了這個轉型時代對婚姻的多元化理解。有的人為了早點結婚,用假身份證、假年齡報告領結婚證,“未婚同居”現象確實干擾了我們的婚姻登記制度,造成了一些社會隱患和社會問題
3.一些學者將早婚年齡與中國出生性別比嚴重失衡導致的未來大量現實“剩男”問題聯系起來。有學者認為,早婚年齡,特別是女性的結婚年齡,有利于緩解未來因出生性別比失衡造成的大量男性無法娶妻的問題。出生性別比是指100名新生女嬰對應的男嬰數。出生性別比正常范圍為102-107,其他范圍視為異常。如果出生性別比超過107,未來將出現適齡女性供不應求的局面,造成婚姻擠壓,這將大大增加找不到配偶的男性數量,從而影響社會穩定,擾亂現有婚姻秩序。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嚴重失衡。國家統計局公布,2011年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7.78。人口專家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有3000萬至4000萬適齡無妻青年。近年來,高性別比造成了許多適婚男性找不到妻子的后果。更為嚴重的是出生性別比失調所引發的社會問題:拐賣婦女現象嚴重,“騙婚”或婚姻詐騙現象時有發生,性犯罪現象增多等,有專家建議,提高婦女的結婚年齡,使進入適婚年齡的婦女人數增加,可以緩解適婚年齡男女人數差距過大帶來的社會問題,問題能不能這樣解決,好心未必能帶來好的社會效果。修法是為了解決問題的本質,而不是問題的表面
如果結婚年齡改為18歲,早婚現象會不會得到解決?年輕人真的愿意這么早結婚嗎?我們可以看到,農村早婚現象最嚴重的背后,是辛勤勞動的壓力和家庭、宗族的力量,包括傳承家譜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婦女仍然被視為勞動和分娩的工具。早婚已成為現實和迫切需要。雖然媒人的話已經基本成為歷史,年輕人已經可以自由戀愛了,但是父母的命運仍然可以影響農村年輕男女的婚姻選擇,尤其是年輕人沒有明確的婚姻觀念和責任感的時候,婚姻的意義是一種現實需要,離婚率高也就不足為奇了。出生性別比嚴重失衡,不能僅僅用傳統習俗下的“重男輕女”來形容。勞動力養兒防老也有客觀需要,包括廣東、福建等市場經濟相對發達的省份,民營企業的家庭特點,導致對男孩的巨大需求和生育刺激的形成。由于近千年來宗法文化的影響,婦女特別是農村婦女在政治、經濟、資源、權利等方面受到歧視,處于弱勢地位。考慮到人類的利益,對男孩的偏愛已成為必然。最簡單的例子是,兒子在征地補償金中必須有一份,但戶籍在母親家庭的已婚婦女幾乎沒有一份。在這種情況下,不想生兒子的一定是傻子,因此,早婚的混亂和出生性別比的嚴重失衡只是復雜社會問題的表象。他們的背后,仍然是“民生”。婚姻年齡的修改不能承載如此重大的社會命題,包括去年8月13日實施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三)》,除了動搖了婚姻法確定的夫妻共同財產原則外,還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甚至引起人們對婚姻是基于情感關系還是基于財產關系的困惑,最重要的是它體現了保護婚姻財產關系中強勢一方的態度,這是對法律平等精神的背離,影響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我認為,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男女機會、資源、權利不平等的問題,不解決城鄉差距、社會保障、養老、扶貧等重大民生問題,結婚年齡問題只能是噱頭
其實,小編認為早婚未必是好事。雖然雙方都已年滿18歲,但在社會經驗和經濟能力方面還不夠成熟。過于草率的結婚,只會給自己帶來壓力。首先可以建立一個良好的情感基礎,畢竟婚姻是一輩子,或者不要太急, < BR/> < P> < EM >=“C-LV”/>我應該拿什么材料來獲得結婚證書,我應該去哪里辦理結婚登記2020年我應該帶什么去辦結婚證什么是近親結婚,近親結婚的范圍是什么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機照片法庭上算證據嗎
2021-01-22職業病具體是指什么
2020-12-29企業使用童工單位如何處罰
2021-03-05在我國誣陷他人有什么后果
2020-11-17怎么可以讓另一方沒有探視權
2020-12-14和親戚斷絕關系違法嗎
2021-01-25合同法中債務可以抵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人身保險的索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控嗎
2021-01-10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提供發票原件才會理賠嗎
2021-02-19以個人名義簽訂承包合同屬于家庭財產嗎
2020-12-31土地出讓和土地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7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可以贈予嗎
2021-02-22拆遷補償的宅基地能轉賣嗎
2021-03-11城中村拆遷,是按房屋實際面積補償還是按人均安置面積補償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