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并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是建立和完善勞動爭議調解機制和制度的重要法律。它的頒布實施,將進一步完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制度,為當事人特別是勞動者提供高效、公平的法律救濟,對發(fā)展和諧穩(wěn)定的勞動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張權利、請求有關部門救濟或者另一方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自中斷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期限內申請仲裁的,仲裁期限中止。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止時效事由消除之日起繼續(xù)計算。在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第二十八條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仲裁申請書,并按照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申請仲裁應當載明下列事項:(一)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yè)、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和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二)仲裁請求及其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住所。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備案并通知對方。第二十九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自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服或者逾期不作出裁決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三十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后,應當在五日內將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后,應當在1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答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答辯狀后,應當在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提出書面答辯的,不影響仲裁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寫刑事判決書
2021-02-02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立案標準
2020-11-13各級行政機關有哪些
2021-01-25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有哪些
2020-12-21民法典中關于居住權怎么規(guī)定的
2021-03-08商評委如何認定域外證據
2020-12-21道路交通事故協議書格式
2021-03-20聯營企業(yè)適用破產法嗎
2021-01-25收到銀行催收函還不上怎么辦
2021-02-18哪些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1-01-01什么是繼承恢復請求權?
2020-12-24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guī)定
2021-02-11如何才能正確的規(guī)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競業(yè)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競業(yè)限制協議嗎
2020-12-11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現行勞動仲裁立法對仲裁監(jiān)督程序是怎樣規(guī)定的?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