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的西安某工貿中心女工李師傅最近很苦惱:按照單位規定,她從1996年就開始提前退休,這幾年單位換了幾位領導,每個領導都要拖欠幾個月的工資。到今年9月,他們三年來拖欠工資累計11個月。同時,統籌基金、醫保基金逾期支付已5年,累計超過1萬元。此外,單位從個人提前退休工資中扣除的“兩基”也用于其他用途。在多次不請自來的情況下,我到西安市勞動局申請仲裁,但被告知工資問題已超過仲裁期,“三金”問題不在勞動局仲裁范圍內,因此勞動局不接受她的仲裁申請。勞動局的答復沒有錯。《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請求仲裁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根據法律規定,結合勞動爭議案件多、標的小、案情簡單的特點,為節約訴訟成本和審判資源,我國將政府勞動部門勞動爭議仲裁作為必要的訴訟前置程序,即:,對仲裁結果或者仲裁不服的,方可向法院提起訴訟。我想去法院起訴,但來人告訴我,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2001年3月22日通過的《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發審[2001]14號)的規定對她非常不利,十有八九她會被拒絕。現在她處于一種不確定的狀態,覺得沒有辦法尋求幫助。本司法解釋第三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照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以當事人申請仲裁超過60日期限為由作出書面裁決、裁定或者不予受理通知書的,當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申請仲裁的期限確實屆滿,沒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依法不予受理。”這就提出了像李師傅這樣的勞動者的權益由誰來維護、如何維護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是指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的日期。立法的初衷是為了及時有效地解決“人民內部矛盾”,提高仲裁部門的工作效率,減少案件的積累。但由于勞動關系的特殊性,勞動者與單位發生勞動爭議時,往往通過行政途徑或內部反映尋求保護。此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還存在一定的隸屬關系。由于害怕報復,勞動者不愿與單位僵硬,未能在規定時間內申請仲裁,造成權利的喪失,因此,仲裁申請的限制成為維護勞動者利益的羈絆。關于這個問題,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報2000年11月30日發表的《勞動法疑難問題研討會紀要》指出,勞動爭議仲裁部門和人民法院在處理勞動爭議時,應當引入民法的有關規定。勞動者有證據證明向本單位提出請求或者向行政機關提出申訴的,仲裁機關處理勞動爭議,應當適用60日的期限,而法院應當按照《民法通則》規定的兩年期限進行審理。但最高法司法解釋第三條將勞動者實體權利的訴訟時效由兩年縮短為60天。依據是什么?這里面其實有兩個問題。一是監管是否合法;二是該規定是否合理《立法法》第八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應當制定基本民事制度和訴訟仲裁制度的法律。勞動者尋求司法救濟的權利是一項基本人權。最高人民法院是否通過司法解釋“縮水”?目前,我們正處于改革的陣痛之中。由于企業經營不善而拖欠職工工資的現象相當普遍。這種拖欠主要是由于不斷承諾的逐步積累。作為雇主和雇員之一,雇員往往處于弱勢地位。在就業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他們一般不愿意也不敢與資方對簿公堂拖欠工資。他們經常試圖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勞動者放棄了自己討薪的權利。但根據相關規定,只要單位拖欠工資,職工就必須向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否則司法機關將無法保護其實體權利。也就是說,為了得到法律的保護,拖欠工資的員工必須每兩個月去仲裁一次,不管拖欠工資是5元還是500元。我們可以想象,這將花費員工多少精力和時間,以及他們是否有精力再次打官司。這實際上是將訴訟成本轉嫁給應保護的勞動者,違背了勞動法保護弱者權益的立法精神,不考慮社會實際情況。這顯然脫離了實際的研究立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婚生子可以落戶到男方家嗎
2021-01-18司機與用人之間是勞動關系還是雇傭關系
2021-02-06質押股權是否承擔債務
2021-01-23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最新房地產法
2021-01-03崗位變更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6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改裝汽車應怎樣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04保險合同的當事人有哪些
2021-02-04加入WTO對各行業的影響:保險業國際貿易論文
2021-02-04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2021-03-18農用土地轉讓流程是什么
2020-11-28旅行社合作協議書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5舊城改造有哪些補償政策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5農村拆遷補償,宅基地和房屋是分開補償嗎
2021-02-06上海有房無戶拆遷戶如何安置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