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土地使用權20年的情況存在嗎?
這是不存在的,我國就沒有20年的土地使用年限,根據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1、居住用地70年;
2、工業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年限為50年;
4、商業、旅游、娛樂用地40年;
5、倉儲用地50年;
6、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房屋土地使用權到期應當自動續期。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繼續使用的,應當至遲于屆滿前一年申請續期,除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該幅土地的,應當予以批準。續期的,應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這一條規定說明,土地使用年限屆滿時,使用者要繼續使用土地的可以申請繼續使用。
二、有些商品房土地使用年限縮水的原因是什么?
出現個別新買的住房土地使用年限就縮水的現象,房地產開發商和國土部門人士認為,主要是房地產開發時間周期較長、土地出讓后部分地塊存在轉讓以及土地閑置時間較長等原因造成的。
房地產開發時間周期較長也是造成“縮水”的一個主要原因,房地產開發商對此有同感。他們認為,從開發商獲得土地使用權開始,正常的房產規劃、開發和銷售等過程,一般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有的甚至會拖上三四年。遇到經濟不景氣,或者開發商資金不到位、相關證件未辦齊等因素,開發周期可能延遲得更久。
還有的房地產項目是分多期進行開發的,等到開發第三期、第四期時,相應的土地使用年限肯定會縮水較多。此外,有的地塊經過出讓后,往往會在多個買家或者公司之間進行多次轉讓,這也無形中造成了土地使用年限的縮水。
綜上所述,我國的房屋都是建設在國有土地上,有一個使用年限。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房屋土地使用年限從40年到70年不等,沒有20年的情況,人們買到商品房后,會在不動產權證書中看到土地使用年限起算日期,普通住宅的使用年限最長。
商業用地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
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土地使用權轉讓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工傷傷殘鑒定書
2021-01-14法律援助機構的法律援助能做什么
2021-02-28怎么讓法官調解離婚
2020-12-26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遵循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1-18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勞動仲裁能保全公司財產嗎
2021-01-26用電人不注意安全用電,在合同法上可能面臨什么后果怎么規定
2020-12-10過戶房產被惡意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4房屋交易中介騙招有幾多?
2021-01-29投保了交強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還有沒有投保必要?如要購買選擇
2020-12-26車上人員險保額多大
2020-11-11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車輛易主時保險賠償也變嗎
2020-11-18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財產保險理賠的方式方式有哪些
2021-01-20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保險合同未約定自殘免責時,被保險人自殘應如何處理?
2020-12-01承包合同未到期能否單方中止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