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勞動仲裁訴訟,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爭議訴訟這兩種專門解決勞動爭議的法律制度。勞動爭議仲裁是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根據勞動爭議當事人的請求,對勞動爭議的事實和責任依法作出判決和裁決,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一種勞動爭議解決方式。勞動爭議訴訟是當事人對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的裁決、決定不服時,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審理、審判勞動爭議案件的一種勞動爭議解決方式,勞動爭議仲裁與勞動爭議訴訟的關系:勞動爭議仲裁是勞動爭議訴訟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審前仲裁制度。勞動爭議當事人必須先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應當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未經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收到仲裁裁決書后不予受理,當事人在十五日內不起訴的,該裁決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履行,否則,對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在十五日內提起訴訟的,仲裁裁決不具有法律效力,人民法院應當對勞動爭議進行綜合審理,勞動爭議仲裁與勞動爭議訴訟的區別如下:
1.行政特征是仲裁機構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同級工會代表和用人單位代表組成。也就是說,組織是“三方”的,在原則、政策、法規上接受勞動行政部門的領導;司法性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具有一定的裁決權,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的,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將產生法律強制力。勞動爭議具有完全的司法性質,具有最終的司法管轄權
根據不同的法律,勞動爭議仲裁的法律依據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企業勞動爭議解決條例》;勞動爭議訴訟的法律依據主要是民事訴訟法,勞動爭議仲裁的原則是:(1)調解優先原則;② 少數服從多數;③ 勞動爭議訴訟的原則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程序不同。勞動爭議仲裁只有一審。仲裁裁決作出并交付后,仲裁程序終止。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不能向上一級仲裁機構申請,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訴進入訴訟程序;一審判決后,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的,可以向上級法院上訴。第二審法院應當對一審法院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綜合審查勞動爭議仲裁的審理期限為立案之日起60天。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批準可以延期三十日;勞動爭議訴訟的一審期限為:普通程序自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報院長批準后可以延長六個月;第二審訴訟期限為立案之日起三個月,經批準可以延長。勞動爭議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不起訴的,裁決書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當事人在此期間向法院提起訴訟,仲裁裁決將不具有法律效力,法院將從頭開始審理費用不同。勞動爭議仲裁受理費和勞動爭議訴訟受理費雖然最終由敗訴方承擔,但收費標準不同。勞動爭議仲裁受理費沒有全國統一標準,各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如北京300元;但勞動爭議訴訟受理費有全國統一的標準:50元當事人稱謂不同,勞動爭議仲裁當事人分別稱為:原告、被申請人和第三人;勞動爭議訴訟當事人一審稱原告、被告、第三人,二審稱上訴人、被上訴人、第三人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客擅自裝修導致店鋪倒塌,房東可以追究賠償嗎
2021-01-29散播公民隱私如何處理
2020-11-11商標設計分幾種類型
2020-11-152020遺贈撫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04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HR外包
2021-03-11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保險合同怎么簽才算成立
2020-11-08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0-11-09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保險代理人的三大種類
2021-02-17私人房屋裝修承包合同
2020-11-2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可以對抗第三人嗎
2020-11-11土地承包及其程序是什么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