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是指當事人在勞動爭議中要求保護自己合法權利的,必須在法定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否則,對2008年5月1日以后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但2008年5月1日以前發生的勞動爭議案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關于仲裁時效、起訴的規定和《勞動法》的規定,請求仲裁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或另一方同意履行其義務。自中斷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期限內申請仲裁的,仲裁期限中止。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止時效事由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應當重新計算,當事人在申請仲裁期間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斷申請仲裁期間:(2) (三)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其義務的,申請仲裁期間中斷的,申請仲裁期間從對方當事人明確拒絕履行義務時起重新計算,或者有關部門作出決定或者明確表示不予勞動爭議仲裁特別時效的,申請勞動仲裁的一般時效為一年。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一年的時效期限并不能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比如,在一些行業,特別是建筑業,拖欠工資的問題比較突出,很多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到年底才結清;一些勞動者為了維護勞動關系,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不敢向用人單位主張拖欠勞動報酬的權利。如果適用一年的仲裁期,不利于保護其合法權益。因此,本條第四款規定:“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終止的,不關心勞動關系的維持。因此,本條第四款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在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以上是《勞動法》小編整理總結的全部資料。通過以上介紹,您對仲裁有了新的認識。希望以上信息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其他問題需要解決,請撥打律霸熱線。我們有專業的律師在線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先交首付再簽購房合同合理嗎
2020-12-13欠房租多久可以終止合同
2021-01-1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3-09商標復審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7改裝車違法嗎,改裝后要怎么過年檢
2021-02-25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離婚賠償的條件與程序
2021-03-07遺產的范圍有哪幾種
2020-12-09委托拍賣合同應當載明什么
2020-12-22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生死兩全保險都有哪些特點
2020-12-29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