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經濟補償如何計算經濟補償金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和每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六個月,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直轄市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月工資三倍的,應當給予勞動者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所在地,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標準,支付勞動者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經濟補償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經濟補償的正確計算,與勞動合同終止的經濟成本有關合同
應對策略:
1.工作年限計算標準。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足六個月的,給予勞動者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年限自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之日起計算。未及時簽訂勞動合同的,不影響工作年限的計算。應該從實際勞動關系的形成來計算。已續簽數份勞動合同的,從第一份勞動合同開始時起,即勞動者提供勞動之日起,連續計算工作年限。另外,根據規定,因分立、合并、合資、單位性質變更、法人名稱變更等原因,變更工作單位的,改制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單位工作時間”勞動合同法中工作年限的計算不再限于“連續工作年限”。即使勞動關系中斷,工作年限也可以一并計算。因此,企業在招聘時,最好仔細檢查應聘者是否曾在企業工作過
此外,我們還應注意,在中國法律中,“多于”、“少于”、“以內”和“過期”一般包括原人數;因此,如果工作時間只有六個月,經濟補償金按一年工資計算勞動合同法簡化了工資的計算標準,規定工資是指勞動合同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工資是指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具體規定可參照《工資總額構成規定》。有些企業把職工的所謂“最低工資”或“基本工資”作為工資計算的基數,這是錯誤的根據勞動合同法,勞動者的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本草綱目區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經濟補償標準為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經濟補償金的最高支付期限不得超過12年需要注意的是,《勞動合同法》只對老改革者的經濟補償期限和補償基數進行了限制,而對普通勞動者沒有限制。只要勞動者的月工資不超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本地區勞動者月平均工資的三倍,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所得,按規定不設“三次”、“十二年”的計算上限,收入低于當地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3倍的,免征個人所得稅
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妨咨詢我們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是否可以免除滯納金
2021-02-23單位不配合職業病鑒定如何處理
2021-01-09與寡婦同居算違法嗎
2021-03-23法律顧問費入賬要分攤嗎
2020-12-20連帶責任人是否當然享有追償權
2020-11-28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冷暴力算校園欺凌嗎
2020-11-13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事故報案私了后保險理賠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