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屬于勞動爭議,應當履行預仲裁程序。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因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發生爭議的,如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承擔違反競業限制義務的違約金或者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競業限制賠償金等,屬于典型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以勞動者違反競業禁止義務,侵犯公司商業秘密,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為由提起訴訟的,應當先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那么競業禁止條款就可以作為一種獨立的商業秘密保護措施而不僅僅作為勞動合同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存在。雙方爭議屬于一般商業秘密侵權糾紛,不受勞動仲裁前置程序的限制,用人單位可以獨立提起民事訴訟。因此,勞動者違反競業禁止義務,同時侵犯商業秘密的,用人單位有權選擇仲裁,申請仲裁或者直接起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本法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生的下列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爭議:
(一)因確認發生的爭議勞動關系糾紛(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糾紛(三)因退市、辭退、辭職、辭職發生的糾紛(四)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等方面的糾紛,培訓和勞動保護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引起的爭議(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如何規定競業禁止企業在運用競業禁止條款進行自我保護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有相應規定或協議的企業必須盡可能細化條款。在競業禁止條款的設置上,應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各種可能,并將其寫在紙上。一些企業在競業禁止賠償問題上經常與員工發生沖突,員工離職后往往不愿支付相應的競業禁止賠償金。但如發生糾紛,員工可以企業未支付賠償金為由自由離職。至于競業賠償,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具體的賠償金額
3.在制定條款時要注意,一旦員工違反了合同競業禁止條款,該如何處理。一般來說,企業違反條約后沒有明確相應的處理辦法,而是與員工口頭約定,這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腳的
4.員工進入核心崗位前,應當與員工簽訂競業禁止合同,以上是律霸.com編輯對“競業禁止條款是否應首先仲裁”的回答,而不是在他們離開后簽字。可以理解,競業禁止條款可以作為一種獨立的商業秘密保護措施而存在,不僅是勞動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不受仲裁程序的預先限制。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其他法律知識,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合同是諾成合同還是實踐合同呢
2021-01-01土地征收后超過兩年未使用的如何處理
2021-01-26最高人民法院包括哪些
2020-11-12科創板是什么
2021-03-14知識產權與物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1-03-19夫妻可以為對方做擔保人嗎
2020-12-08拆遷公司收入怎么計算營業稅
2020-11-11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公司正常清算人員如何處理
2021-02-21人事外包協議
2020-12-12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預付款保函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2021-02-02財產保險合同如何分類
2021-02-16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有哪些基本程序
2021-02-24保險合同是指什么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