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門是否一般應出具《公司變更登記審批表》,工商部門根據股權登記的目的和功能,出具《企業變更登記審批表》,對變更前后的相關法律知識進行證明和核對,登記行為可分為設立登記和申報登記。權利登記的設立,意味著沒有登記就沒有相應的法律關系。如公司設立未經登記,公司主體資格不存在,不能與其他市場主體進行各種交易活動。登記賦予公司成為民事主體的權利。宣告登記是指登記行為的行使不影響法律關系的產生和存在,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有效存在。登記與否不僅影響到善意第三人能否主張當事人的權利,就工商登記的公司股權性質而言,股權變更的效力與產權變更的效力相似。所有權變更的效力只能在股權轉讓工商登記后才能發生。這是因為股東權益來源于公司工商登記。在法律上,通過登記取得的權利通常以登記的形式轉讓。因此,股權轉讓當然也應以工商變更登記為重要內容。這實際上是物權變動登記公開性和公信力的要求
以上觀點比較了物權的衡平性質。關于股權的性質,我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討論過,股權性質與物權性質的比較理論需要研究。這種觀點認為,股東權益來源于公司的工商登記。我國《公司法》只對未辦理變更登記的公司承擔行政責任,并不否認轉讓股東的股權。因此,公司未進行變更登記并不影響股東權益的取得,我們認為,工商部門的股權登記只是一種聲明性登記。投資者認繳出資或者股份后,只要將其信息記載在股東名冊上,就可以向公司主張股權。也就是說,股東在公司股東名冊上的登記是權利登記,而工商部門的登記只是申報登記,具有公示效力的如股東情況僅記載于公司股東名冊,而公司未經工商登記的,股東的權利只能向公司主張,但不得對抗以工商登記為依據主張權利的第三人。由此可見,工商登記是股權狀況的公示,與公司交易的善意第三人有權依據工商機關登記的股權狀況作出相應判斷。股權變更后,僅記載于股東名冊,未經工商登記的,善意第三人可以根據工商登記文件的記載,要求原股東承擔責任。
我國《公司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權威;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以上是有關工商部門是否應當出具《公司變更登記審批表》的全部內容,從中可以看出,依法,工商部門應當出具《公司變更登記審批表》。如果您遇到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我們將為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歡迎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土地出讓合同怎么寫
2020-11-10股權托管中心能轉讓股權嗎
2020-11-11破產程序中債權人可否提出和解申請
2021-01-05房屋拆遷中的搬遷費由誰支付
2021-02-11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2房產抵押注銷后還能調取嗎
2021-01-16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人身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6掛靠車輛如何投保
2021-03-18保險原則有哪些
2020-11-29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指什么
2021-02-06個人協議出讓國有土地違法嗎
2021-02-05土地轉讓的補償有哪些
2020-12-13閑置土地可以進行轉讓嗎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