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轉讓的主體包括轉讓方和受讓方。主體資格不應存在法律或事實上的缺陷,否則,可能直接導致轉讓的無效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喪失股東資格,轉讓主體資格缺陷的主要表現是轉讓人(股東)資格缺陷的法律風險轉讓人資格的限制主要來源于轉讓主體資格的限制主要表現在:(1)股東資格喪失的法律風險轉讓人不具備股東資格的,當然不能發生股權轉讓的效力。比如公司不成立時,認股人不具備股東身份,當然也不具備股權轉讓的條件。此外,因各種原因喪失股東資格的,不具備股權轉讓資格。因此,對于受讓方來說,調查轉讓方股東資格的相關證明尤為重要
證明股東資格的方法很多,這是綜合運用證據的結果。公司章程、出資證明書、股權證、股票、股東名冊、登記簿等記錄;公司股權轉讓協議、公司成立后的法定資本或新增資本認購協議、隱名投資者與表見投資者之間的股權信托或持股協議等可以作為證明股東資格的證據。在不同的法律關系和事實下,不同的證據形式可以發揮不同程度的證據力。因此,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轉讓主體資格限制中的法律風險主要來自公司章程和法律的限制,主要包括:① 有限責任公司章程限制中的法律風險根據法律規定,法律賦予有限責任公司高度的意思自治權,有限責任公司可以通過章程限制股權的內外轉讓,只要本章程不違反有關法律的禁止性規定,法律承認其效力。因此,對于受讓方來說,通過公司章程審查對方的轉讓資格尤為重要(2)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限制中的法律風險。主要表現為:一是限制發起人轉讓的法律風險根據法律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持有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公開發行股票前發行的股票,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這意味著對于發起人來說,無論股票是否上市,一年內都不能轉讓。即使股票上市,上市前的股票也不能在上市后一年內轉讓。因此,受讓人不得購買該等股份第二,依法限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的法律風險,上述人員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持有公司股份的25%,所持股份自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辭職后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可見法律對上述人員轉讓股份的比例和時間有嚴格限制。因此,在涉及上述人員的股權交易中,應注意對股份比例和時間的限制同時,法律賦予公司章程對上述人員所持股份轉讓的限制性規定,而高新技術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公司章程中列入相關限制性條款第三,對持有5%股份的股東轉讓限制的法律風險根據《證券法》的規定,股份上市后,持有5%股份的股東,在買入后六個月內不得賣出,賣出后六個月內不得再買入。否則,所得收入歸公司所有。這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不僅轉讓無效,所得將歸公司所有。高新技術企業也可以成為持股5%的股東,買賣雙方都應受到法律的限制第四,上市公司股權轉讓限制的法律風險根據法律規定,采用要約收購的,收購人不得出售被收購公司的股份,不得同時以要約規定以外的形式或者超越要約條件購買被收購公司的股份,收購人持有的股份在收購完成后12個月內不得轉讓。根據《證券法》的規定,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和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的從業人員,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和法律禁止參與證券交易的其他人員,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以他人名義持有、買賣股票,不得收受他人贈送的股票。在成為上述人員之前,其持有的股份必須依法轉讓,因此,禁止出售或購買該特殊人員的股份。第六,證券中介服務機構及其人員轉讓限制的法律風險主要是指為發行股票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的證券服務機構及其人員,在承銷期內和期滿后六個月內不得買賣。為上市公司提供上述服務的中介機構和人員,自接受委托之日起至上述文件公布之日起五日內不得買賣該類股票,因此,禁止買賣該類特殊人員的股票。否則,轉讓無效。(3)隱名股東轉讓的法律風險。隱名股東不是名義股東,而是公司法意義上的實際控制人。他們不具備股東資格,但“明顯股東”受其控制,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影響,因此,“隱名股東”不得以自己的名義轉讓“明顯股東”的股權,否則股權轉讓無效。同時,“明顯股東”違反與“隱名股東”的約定擅自轉讓股權的,因公司章程中股東登記的公示效應,仍將產生股權轉讓的法律效力,受讓人資格瑕疵的法律風險對于受讓人的資格瑕疵問題,主要考慮是否違反了法律的限制,受讓人是否存在法律障礙,這也會導致轉讓無效。下列主體轉讓時受法律限制:(1)中國公民個人不得成為中外合資(合作)有限公司的股東;(2)公司在國家禁止或者限制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的行業中的股權受到限制禁止或限制轉讓給外國投資者(3)根據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不得以營利為主體從事經營活動,不得轉讓公司股權成為公司股東,如各級國家機關領導人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可以遲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嗎
2021-01-06房產繼承糾紛的訴訟時效
2020-12-30著作知識產權年限多久
2021-01-14父母將房屋贈與子女沒過戶怎么辦
2021-01-07合同關系可否以侵權責任訴訟
2021-02-21哪些情形下不適用繼續履行
2021-03-17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飛機延誤多少時間賠償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
2021-02-25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2-17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車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1-09賠款準備金 ClaimReserve
2020-11-28未簽訂書面的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62025年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怎么辦
2020-12-12什么是自留地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