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如下:第四條公司股東享有資產收益權,第三十四條股東依法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拔管理人員,按照實繳出資的比例分取紅利;公司增資時,股東有權按照實繳出資的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然而,全體股東同意不按出資比例分紅或者不按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
第三十七條股東會行使下列職權:(六)審批第四十二條股東在股東大會上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章程第七十四條另有規定外:,對股東大會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要求公司以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一)公司連續五年未向股東分配利潤,但公司連續五年盈利,符合本法規定的利潤分配條件,投資者設立公司的根本目的是取得投資收益,投資收益是資本的固有財產。股東獲得投資收益的主要途徑是分紅——《公司法總則》第四條規定:“公司股東享有資產收益權、參與重大決策權和依法選任經理的權利”,而“資產收益權”被置于股東所有權利的首位,因為資產收益權是股東最基本的權利,股利權是資產收益權的主要形式,也是股東固有的基本權利
權利的行使應以一定的方式進行,特別是在商法領域規則為王。《公司法》賦予股東分紅權,并在第三十八條和第四十三條中對股東分紅權的行使進行了規定:股東有權要求公司分紅,但決定是否分紅的權利由股東大會行使。股東大會通過利潤分配方案后,方可實施股利分配,除公司章程另有規定外,股東大會的表決權按股東的出資比例行使。立法的目的是為了平衡股東與公司之間的利益,防止部分股東過于關注自身的短期利益,損害公司利益,將股利的決策權移交給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股東大會,但在資本多數決原則下,公司的意志實質上是公司控股股東的意志,未經控股股東同意,小股東的意志不能體現在公司意志中。當少數股東與控股股東的意見不一致時,多數情況下,少數股東的意見被否定。大股東利用控制地位侵害小股東權益(包括分紅權)的情況并不鮮見。因此,有必要在資本多數決的基本原則下制定一個例外條款,為被侵害的小股東提供救濟,《公司法》第七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旨在解決這類沖突。但其適用條件過于苛刻,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毋庸置疑,遠遠不足以解決股東分紅的實體權利與行權程序之間的沖突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品責任糾紛如何歸責
2020-12-17特價商品不退換合法嗎
2021-03-07法律顧問處理客戶糾紛的方法
2020-12-03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1-24銀行卡被公安凍結銀行能解除嗎
2021-01-09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和艾滋病人結婚是無效的嗎
2021-03-02交通事故簡易程序
2020-12-05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5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2020如何確認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有什么特征
2021-03-13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企業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