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資格及其取得。取得股權的,具有股東資格;失去股份者將失去股東資格,股東資格等同于公司。股東資格確認后,可以在公司行使相應的權利,公司不得拒絕
第二,股東資格確認的一般法律依據如下:第一是最根本的,涉及實質性問題。其他五項不具有絕對法律意義,具有確證功能根據出資或者認繳股份的事實,確認股東資格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實繳或者認繳的出資應當是公司注冊資本中合法有效的一部分,二是持有有效的證明。根據《公司法》,它是有限公司的出資證明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但公司成立后不出具出資證明書或繳納股份這兩種現實存在。因此,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證明出資存在并構成公司注冊資本的有效部分的,而且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如優先購買權和國家機關的批準(如合資企業必須經商務部門批準),股東資格才能得到承認。從公司章程的簽署來看,股東資格的確認是公司作為法人的重要標志之一。公司章程的簽字人愿意成為協會的一員。因此,是否以簽署公司章程作為確認股東資格的法律標準更為典型
公司法規定,有限公司的全體股東應當簽署公司章程,股份公司章程應當由全體發起人簽署。當然,簽署公司章程并不是取得股東資格的必要程序。股份公司的隱名股東、新股東通過增資方式加入公司,雖未簽署公司章程,但依照《公司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不得剝奪其股東資格,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對于外人來說,工商登記的內容具有公信力。工商登記的內容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保障交易安全的功能。工商登記備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為確認股東資格的標準。但事情有兩面性。一般認為,“未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是為了強調登記的對抗效果和權利證明功能。也就是說,對于善意第三人而言,登記股東因依賴工商登記而需要承擔股東義務,登記股東不得拒絕。但在公司里,并沒有絕對的效果。畢竟,雖未登記為公司股東,但也具有股東身份,如《公司法》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上述情形,股東名冊記載的股東可以根據股東名冊要求行使權利。以股東名冊作為確認股東資格的法律模式,對于股東較多、相對不穩定的大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具有明顯的積極意義。但是,對于股東人數較少、股東相對穩定的有限責任公司,對公司股東的記載方式多種多樣。不僅是公司章程,工商登記資料也能清晰地反映出誰是公司財務賬簿上的投資者。因此,在以股東名冊作為確認股東資格的依據時,應注意對公司有關股東資格的各種文件的認可,而不是以格式化的股東名冊作為保證。此外,還有大量沒有股東名冊的情況。通過股權轉讓、繼承、贈與等方式取得股權或股東資格是一種常見的方式。根據公司的批準確定股東資格的標準,大多發生在委托持股的情況下。公司承認的事實并不抽象。在特定情況下,股東名冊、出資證明書等形式要件具有證明公司認可的功能,而實際投資者對公司的表決權(在工會和股份合作制企業中較為常見)以及公司分紅的收取,可以進一步證明公司的認可,但需要強調的是,雖然我們可以確認我們是否擁有工商登記的股東資格,因未在工商部門登記為股東而否定股東資格是不正確的,《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一條規定:“當事人對是否履行出資義務有爭議的,原告對股東履行出資義務提出合理懷疑的,被告股東應當對其履行出資義務承擔舉證責任,當事人一方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其股權的,應當證明下列事實之一:(一)依法向公司繳納或者認繳出資,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二)以其他形式轉讓或者繼承公司股權,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從上述法律規定來看,采取了“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總之,只要實收資本或認繳資本成為公司注冊資本中合法有效的一部分,投資者的股東資格就應得到承認
第三,股權自利權和共益權是股權的共同分類。自利權是個人股東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的權利,主要包括投資收益權、剩余財產分配權、新股優先認購權、出資轉讓權、股權轉讓權等,申請股份轉讓的權利,以及要求轉換可轉換股份的權利。共同利益權是指股東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主要包括表決權、選舉公司董事、經理的權利、代表公司提起訴訟的權利、召集股東大會的權利、股東大會的權利、股東大會的權利,提案權、質詢權、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決議撤回訴訟權、查閱公司重要文件權第四,股東的自利權限制,主張個人經濟利益相伴隨是股東的權利。投資收益和投資風險要平衡,所以要有限度。就互惠權而言,不應一刀切。由于大多數共同利益權是以管理公司為目的的,具有公益性質,當一些共同受益權作為自利權的方式行使時,特別是共同受益權中的表決權,一般不應受到限制,不僅影響股東在公司中的地位,而且與實際出資比例有關,因此,這種權利也應當受到限制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七條規定:“股東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回出資的,公司應當:,依照公司章程或者股東大會決議,對股東的利潤分配請求權、新股優先購買權、剩余財產分配請求權等權利進行合理限制,股東的請求視為無效,人民法院不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地死亡賠償
2021-01-07環境污染罪屬于刑事嗎
2020-11-21私自捕殺野生動物如何處罰
2021-01-27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婚前購房離婚如何分割,貸款是共同債務嗎
2021-01-30家暴離婚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5裁定移送管轄發生在什么時候
2020-12-16民事裁定管轄的規定
2020-11-09虛假離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7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法院立案需要戶籍證明嗎
2021-01-14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1-01-16房屋裝修拒不履行裝修合同怎么辦
2021-03-26雇傭關系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31找二手房中介怎么安全交易
2021-03-24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土地流轉后,土地補償款該歸誰
2021-03-20土地流轉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