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名股東與顯性股東的關系和區別是什么? 隱名股東又稱實際投資者,是指依照書面或者口頭約定委托他人代為持有股份的股東。與隱名股東相對應的股東通常被稱為記名股東。顯性股東是指在公司隱名投資過程中,同意以自己名義出資并登記的一方。隱名股東,是指投資者為逃避法律或者其他原因,以他人名義設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義出資,但在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工商登記簿上記載為他人的投資者。相應地,表見股東(或注冊股東)是指在工商登記資料中記載但沒有實際出資的股東。隱名投資,是指投資者實際認購該項投資,但公司章程、股東名冊、股份(僅限記名股份)、出資證明書、工商登記簿表明他人為股東的一種投資方式。在這種投資方式中,實際進行投資并享有投資收益的人被稱為“隱名投資者”“實際投資者”或“隱名股東”,投資公司公示的投資者可以稱為“表見股東”,而隱名股東與表見股東之間權利義務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股東資格的認定和行使權利的便利性上確定隱名股東的身份。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有協議
盡管本協議對公司沒有約束力,但在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仍然有效。隱名股東對顯性股東的約束不僅是隱名股東的依據,也是證明隱名股東對公司實際貢獻的有力證據
在實踐中,部分隱名股東不參與公司的經營,由顯性股東承擔全部責任,有些人以自己的名義行使權利。由于公司的法人性質,公司其他股東有權知道投資者是誰。隱名股東以自己的名義參與公司的經營活動,行使股東的權利,是公司和其他股東知道并認可隱名投資存在的證據。因此,許多地方法院將隱名股東是否真正參與公司經營作為確認隱名投資關系的重要條件,我國法律法規沒有對部分行業和企業的股東身份進行限制。例如,外國自然人不得成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股東。在實踐中,一些人采取匿名投資的形式參與合資企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隱名股東向法院提起確認訴訟,法院將不予承認。無論是隱名股東還是顯性股東,都會承擔較大的風險,在司法實踐中,隱名股東的認定必須經股東大會研究批準后進行。由于隱名股東有很大的自由度,一般需要對相關事項負責,因此在認定相關問題時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以上就是相關答案。如果您有任何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教唆她人賣婬怎么判
2020-12-07土地預審流程
2021-03-15書記員是審判人員嗎
2021-03-07發律師函有什么用
2021-03-19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2-24監護人能侵犯隱私權嗎
2021-02-13法院分割財產要多久
2021-02-09離婚協議中給付金錢義務約定和處理
2020-11-13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保證擔保協議范本
2020-12-16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房屋裝修拒不履行裝修合同怎么辦
2021-03-26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保險合同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08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一般保險公司多長時間可以賠付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