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名股東與顯性股東的關系和區別是什么? 隱名股東又稱實際投資者,是指依照書面或者口頭約定委托他人代為持有股份的股東。與隱名股東相對應的股東通常被稱為記名股東。顯性股東是指在公司隱名投資過程中,同意以自己名義出資并登記的一方。隱名股東,是指投資者為逃避法律或者其他原因,以他人名義設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義出資,但在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工商登記簿上記載為他人的投資者。相應地,表見股東(或注冊股東)是指在工商登記資料中記載但沒有實際出資的股東。隱名投資,是指投資者實際認購該項投資,但公司章程、股東名冊、股份(僅限記名股份)、出資證明書、工商登記簿表明他人為股東的一種投資方式。在這種投資方式中,實際進行投資并享有投資收益的人被稱為“隱名投資者”“實際投資者”或“隱名股東”,投資公司公示的投資者可以稱為“表見股東”,而隱名股東與表見股東之間權利義務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股東資格的認定和行使權利的便利性上確定隱名股東的身份。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有協議
盡管本協議對公司沒有約束力,但在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仍然有效。隱名股東對顯性股東的約束不僅是隱名股東的依據,也是證明隱名股東對公司實際貢獻的有力證據
在實踐中,部分隱名股東不參與公司的經營,由顯性股東承擔全部責任,有些人以自己的名義行使權利。由于公司的法人性質,公司其他股東有權知道投資者是誰。隱名股東以自己的名義參與公司的經營活動,行使股東的權利,是公司和其他股東知道并認可隱名投資存在的證據。因此,許多地方法院將隱名股東是否真正參與公司經營作為確認隱名投資關系的重要條件,我國法律法規沒有對部分行業和企業的股東身份進行限制。例如,外國自然人不得成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股東。在實踐中,一些人采取匿名投資的形式參與合資企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隱名股東向法院提起確認訴訟,法院將不予承認。無論是隱名股東還是顯性股東,都會承擔較大的風險,在司法實踐中,隱名股東的認定必須經股東大會研究批準后進行。由于隱名股東有很大的自由度,一般需要對相關事項負責,因此在認定相關問題時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以上就是相關答案。如果您有任何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能否基于不安抗辯權解除合同
2021-01-03買賣合同如何審查,買賣合同審查的注意事項
2020-12-03委托人租房協議有效嗎
2020-12-15放棄專利權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5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0-11-17如何審查《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1-02-11勞動關系轉移單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1-03-24該怎樣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01專利申請書范文應該怎么寫
2021-02-10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員工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8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