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九十四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應當承擔下列責任:(一)公司不能成立時,因設立行為所產生的債務和費用,由他們承擔連帶責任,在設立公司過程中,因發起人的過錯損害公司利益的,應當對認股人支付的股款加上同期銀行存款利息的返還承擔連帶責任,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雖然我國《公司法》對保薦人的規定,只適用于有限責任公司。但這并不意味著發起人的概念和法律責任僅限于有限責任公司。對于有限責任公司來說,由于股東人數較少,往往參與公司的設立過程。因此,在法律上,參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可以參照《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一條發起人的有關規定,將法律規定的發起人范圍擴大到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時的股東。該條規定,為設立公司而簽署公司章程、向公司認繳出資或者認購股份、履行設立公司職責的人,應當確定為公司的發起人,包括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時的股東。(4)發起人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四種:
1。公司設立失敗時發起人的責任。發起人對公司設立侵權的責任。發起人以自己的名義訂立設立公司合同的法律責任(五)發起人責任糾紛的司法實踐。發起人的內部法律責任——公司設立糾紛。發起人的外部法律責任——以自己的名義簽訂設立公司的合同,我們需要提醒的是,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案件訴因規定》規定了兩個獨立的訴因:“公司設立糾紛”和“發起人責任糾紛”“公司設立過程中發起人的責任”由發起人的責任糾紛管轄。”我們認為,準確區分兩種不同的訴因,關鍵在于原告自身的法律地位和責任客體。原告、被告均屬于發起人,因設立公司發生內部糾紛的,應當以“公司設立糾紛”的訴因予以調整和規范。如果原告是本案的權利人,請求權的客體是發起人,則應當以“發起人責任糾紛”為訴因加以規制。同時也要注意,如果發起人以自己的名義訂立合同成立公司,實踐中發起人的責任糾紛往往是根據外部法律關系來確定的,被“房屋租賃合同糾紛”、“裝修合同糾紛”等案件的起因所吸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調解的步驟分別指的是什么
2021-02-11如何辦理提前解除抵押合同
2021-03-03車禍獲得賠償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22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如何避免事故
2021-03-17強奸罪需要什么證據才能定罪
2021-01-26限制消費令下達多久會生效
2021-02-24結婚自由主要有哪些內容
2020-12-21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