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制度變遷中中小股東權益的保護。早期股份公司的設立必須經過國王的授權,并被授予一定的行政權力,而不是單純的商業公司。因此,對早期股東的保護也非常脆弱和不規范。股東沒有選舉經理的權利,甚至沒有召開股東大會,也沒有確定股東的有限責任。從18世紀到19世紀,各國公司法對股東權利的保護逐漸由弱變強,由缺變完善。股東的權利在法律上得到平等保護,股東的有限責任得以確立,股份公司的組織和制度的基本框架得以確立,資本和股份制度得以確立
19世紀是公司機構劃分的開始,也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蓬勃發展的時期。民主理念深入人心。人們用政治生活中的民主觀念來理解股份公司的股東民主,并將股份公司章程與國家憲法相比較。在這種思潮和歷史背景下,股東的權利得到了加強,股東大會的權力也得到了加強。股東大會在公司所有機構中處于最高地位,與股份公司經營有關的一切事務不能行使。董事會是股東大會決議的執行人。股東大會可以隨時就股份公司可以經營的事項向董事會發出命令。董事會完全淪為股東大會的被動機械附屬物。這是股東大會集中召開的時期。在股東大會集中化時期,股東大會直接指導股份公司的運作,更加注重股東民主。另外,股權分散程度不高,股東的積極性也很高。股東通過出席股東大會發表意見,行使股份公司經營權,決定股東分紅。為了避免大股東被排除在外,一些國家在此期間還對大股東的表決權進行了嚴格限制。例如,根據1882年意大利《商法典》,100股限額內每5股有一個投票權,超過限額的每20股有一個投票權。在這種情況下,股東的民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護。股東大會作為一個萬能的機構,在保護股東權益方面發揮著全面而有效的作用。此時,股東權益保護不是一個十分突出和迫切的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產力的提高和股票市場的發展,大型股份公司日益崛起,公司參與市場經濟的步伐加快,經營范圍空前擴大,經營活動趨于高度復雜化和專業化,如果仍由股東大會定期會議決定,一切經營活動將不利于股份公司的經營效率,可能會錯過很多商機。另一方面,商業活動的復雜性和專業化也使得一般投資者在很多情況下缺乏決策能力。此時,如果允許股東大會直接干預董事會的決策活動,將不利于股東公司的發展。因此,股份公司經營權的重心逐漸轉向董事會,最終實現了由股東為中心向董事會為中心的轉變。立法方面,1937年德國《有限責任公司法》率先對股份公司的權力機構進行了改革,規定股東大會只對法律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具體事項有決定權,未經董事會指示,股東大會不得直接作出指示。此后,歐洲大陸許多國家紛紛效仿,美國等國也做出了類似調整。在董事會占多數決策權的董事會集中時期,許多股東第一次感到無奈。他們無權干涉股份公司的經營活動,但可以任免董事、決定分配收益以及其他他們很少有機會行使的權力,如修改公司章程、并購、增資、減資等,除咨詢聲明權外,股東的其他權利只能依靠股東大會行使。此時的股東大會不再是過去的“萬能機關”。董事會的董事給自己發高薪,選擇有利于保證自己經營成功的商業計劃,而不是股東利益最大化,使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不斷受到侵害的危險。因此,在股東大會權力弱化的同時或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平衡董事會的權力。比如,在美國,允許股東之間自由聯系、交換信息,從而降低拉票成本,實現以股權控制公司的最終目標。日本商法修改后,引入了股東提案權、董事會和監事會的解釋義務,綜上所述,我們知道,為了追求經營效率的目標,公司的權力結構已經由“股東大會中心主義”向“董事會中心主義”轉變,股東會已經成為現代公司權力結構中的制衡機構。這一趨勢符合經濟發展的要求,是必要的、不可逆轉的,我們必須正視它,我們應該尊重它,但不能為了保護股東權益而把“董事會集中制”改為“股東集中制”。同樣,我們也不能因為實行董事會集中制和立法而忽視甚至放棄對中小股東權利的保護。正確的態度是解決股東會與董事會關系異化問題,完善對股東權利特別是中小股東權益的保護,第二,重塑和改變觀念環境——中小股東權益保護的法律意識路徑,它是社會意識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人們對法律現象的思想、觀點、知識和心理的總稱。法律觀念是影響人們顯性行為的內在潛在因素。與某些物質因素相比,它對人們行為的影響更為深刻持久,難以捕捉。首先,法律意識的形成是法律形成的前提,它影響著法律的原則和具體制度的建立。其次,在執法守法中,影響人們對現行法律規定的解讀和評價。執法者和守法者根據法律概念對法律條文作出的解釋來執行或遵守法律。正確恰當的法律觀念有利于公平正義價值的實現和法律秩序的穩定,反之亦然。正因為法律觀念發揮著如此重要的作用,要保護中小股東的權益,就必須通過改變法制教育和司法影響來重塑良好的觀念環境。也就是說,保護弱者的“優先立法”理念、平等的股權理念、誠實信用的理念以及對公司社會責任的正確認識。然而,我國的法律觀念環境或多或少存在不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裂縫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3-03公司股權變更流程是什么
2021-02-18委托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2-21被撞做理療報銷嗎
2020-12-28規模小的公司可不設監事會嗎
2021-03-21立約定金的作用有哪些
2021-01-11離婚和財產分割的相關規定
2021-02-09贍養糾紛民事起訴書
2020-12-18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該如何定罪
2020-11-21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怎樣擬定婚前協議才會有效
2020-11-13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勞動合同是實習期過后簽的嗎
2020-11-16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保險公司假現場拒賠合理嗎
2021-03-17保險代理人能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有哪些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