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a是一家公司的股東和董事。a不出席董事會的,B董事直接在董事會決議和其他文件上偽造a的簽名,導致a成為公司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A認為B的行為是公司的職務行為,故公司未經其同意盜用其名稱,侵犯其姓名權。請求法院確認上述盜用名稱的侵權事實,請求被告公司撤銷相關工商登記,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一審法院認為,本案原告引用的侵犯姓名權的范圍僅限于公司范圍,盜用姓名的行為與公司沒有直接關系。公司有使用股東姓名的權利,且公司使用股東姓名不能產生損害股東人身民事權利義務的法律后果,故駁回了原申請。判決后,原告上訴,二審法院維持一審判決
[點評]
姓名權是自然人決定、變更、使用自己的姓名,排除他人干涉或者非法使用的權利。所謂姓名侵占,是指未經權利主體同意或者授權,以權利主體名義進行民事活動的行為。實踐中,股東與高級管理人員相互盜用姓名的現象較為普遍,容易引發相關法律糾紛。對于如何處理此類案件,也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以上述案例為例,探討了侵權訴訟中的相關法律問題,被告一般應為侵權行為人,但公司治理中的姓名侵占如何認定被告?被告是一家公司還是一個偽裝成簽名的特定人?有人認為董事會的決議是一種責任行為,是為了公司經營決策的需要。董事會決議的法律后果由公司承擔。除法律另有規定外,B董事盜用a董事的名義,公司應對B董事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故公司應為被告。有人認為,盜用B局長名義的行為顯然是違法行為,超出了他的職責范圍,不應再是職務行為。B主任應該是被告。本文贊同后一種觀點,但理由略有不同。一般意義上,公司人員在管理和經營過程中的一切行為均視為職務行為,公司承擔相應的責任,即保護第三方的權利;而公司內部人員之間的侵權行為只是一種內部行為,不會對外部第三方的利益產生不利影響,而被盜董事也應該知道侵權行為是個人行為,而不是公司行為,所以在本案中,第二,侵權責任的承擔方式,由于本案被告不具備民事訴訟資格,原告a的相關訴訟請求未獲支持,但假設a選擇具備民事訴訟資格的B作為被告,則a的請求應當得到支持。a董事起訴B董事后,法院能否認定B董事承諾停止侵權?對此有兩種看法。第一種觀點是它是好的。理由是,被盜用簽名的B的姓名已連續顯示在工商登記資料上,故侵權行為延續至今,可以責令停止侵權行為;在這種情況下,B盜用他的名字,目的是改變工商登記資料,使a成為董事會主席。實際變更后,B的侵權行為終止。因此,本案不存在停止侵權的問題
除上述原因外,筆者贊同后一種觀點,理由有三:一是在確定責任時,應充分考慮履行責任的可行性。如果侵權行為被責令停止,乙方有義務變更或者撤回工商登記材料,但乙方作為董事會成員,無權擅自作出變更或者撤回的決定,這應當是董事會的權力。為尊重公司的自主權,即使法院發出通知協助公司執行,并要求董事會協助作出新的董事長人選決定,但董事會不配合的,工商信息不得變更、收回。其次,盜用a的名義并不一定導致董事會決議無效,因為董事會決議是以表決原則為基礎的,a在董事會中的否決權不得妨礙多數決。第三,即使a的停止侵權請求不能得到支持,a的相關權益仍然可以得到保護。如甲方欲撤回含有盜用名稱的工商變更信息,可通過《公司法》賦予的相關權利向法院提起訴訟。《公司法》第二十二條規定,董事會會議的召集程序、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或者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實際上,它涉及到公民姓名權與股東權利的競合。如果選擇不同的上訴理由,判決結果也會大相徑庭。2損失有兩種:一種是財產損失;第二,精神損失。首先,a董事沒有遭受任何財產損失。董事會決議使a成為董事會的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這不僅使a承擔了更多的管理權力和義務,而且沒有施加更多的財產負擔義務。a作為有限公司股東,對公司債務只承擔有限責任,不因董事會決議不當而增加。因此,盜用a的名字不會損害其股東的利益。第二,導演a精神損失。姓名權是一種人格權,屬于精神權利的范疇。當它受到侵害時,損失的主要是精神利益。姓名權作為一項人格權,具有很強的人格屬性,一旦被他人侵占,應視為精神損失,因為這種侵占行為嚴重侵犯了權利人身份的尊嚴。損壞的靈魂很難修復。為了正義,B應該賠償a的精神損失。在確定損失數額時,應根據被告人姓名侵占的方式、目的、影響等因素綜合判斷。關于消除影響和道歉。在本案中,B盜用a的名義使a成為董事會主席和法定代表人,并未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相反,它在形式上擴大了a在公司管理層的話語權,表面上提高了其在公司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沒有必要責令B承擔消除影響的責任。至于道歉,主要是基于侵權行為的存在。侵權人侵犯他人人格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這是人格權侵權的獨特責任方式。因此,應命令B向a道歉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調解的步驟是什么
2020-12-03拖欠農民工工資新規定
2021-02-10女職工請經期假是否合理
2021-01-27房屋定金糾紛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3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09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什么是保險條款
2020-12-27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保險公司財產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7保險代理人的種類包括了哪些
2021-01-15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保險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05保險經紀人 Broker
2020-11-15為什么買保險
2021-03-07土地出讓附著物怎么交稅
2020-12-28營業房拆遷是否對營業執照進行補償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