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公司投資者特別是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在公司法司法解釋的運用、外商投資法司法解釋的運用以及如何把握隱名投資的法律風險等方面還存在很多困惑。筆者認為有必要進一步厘清隱名投資又稱股權持有或股權信托,在本文中統一為隱名投資,以便于寫作。無論是《公司法》司法解釋三還是《外商投資法》司法解釋一,都沒有在文本中直接體現“隱名投資”四個字,而是在相關規定中分別對隱名股東問題作出了相應的解釋。投資者在使用隱名投資方案時應注意三個確認:
1《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二十三條在股東資格確認訴訟的規定中明確指出:“當事人對股東資格有爭議的,一方請求法院確認其股權,應當證明下列事實之一:(一)依法向公司出資或者認繳出資,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二)以其他形式轉讓或者繼承公司股權,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但《外商投資法》第一司法解釋以但書的形式對同一問題作了類似規定:“第十四條當事人約定一方實際投資,另一方為外商投資企業名義股東的,而實際投資者要求確認其在外商投資企業的股東身份或者要求變更外商投資企業的股東身份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1) (二)名義股東以外的股東承認實際投資者的身份;(三)人民法院或者有關當事人同意外商投資企業審批機關將實際投資者變更為法人訴訟期間的股東第十五條第一款合同約定一方實際投資,另一方為外商投資企業名義股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無效的,由人民法院認定合同有效。當事人僅以未經外商投資企業審批機關批準為由主張合同無效或者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p>
兩個司法解釋的規定明確表明,法院審理股東確權訴訟,并不依賴于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信息,而是取決于當事人能否證明其具有取得股權基本法律關系的法律文書。實際投資者股東身份的取得可分為原始取得和連續取得
在實踐中,出資證明書是證明股東取得原始股東身份的重要文件。然而,由于我國公司治理結構不規范,相當一部分有限責任公司沒有向投資者頒發《出資證明書》。因此,實際出資人的原始出資應注意保管銀行的匯款憑證。大部分匯款憑證應匯給名義股東,金額應與實際投資者主張的金額一致。隱名投資合同約定,公司向其出具《出資證明書》。《公司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出資證明書應當載明公司名稱、成立日期、注冊資本、股東姓名或者名稱、實繳出資額和出資日期,出資證明書的編號和簽發日期。出資證明書由公司蓋章,后續收購以股權轉讓合同、股權贈與合同或遺囑等法律文件為準。取得股權的實際出資人應當注意向股權轉讓人取得《出資證明書》原件外商投資法司法解釋一第十五條“合同約定一方實際出資,另一方為公司名義股東的”外商投資企業不存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無效情形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合同有效。當事人僅以未經外商投資企業審批機關批準為由主張合同無效或者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公司法》第三次司法解釋也明確,實際出資人的出資“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并在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中進一步明確:“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投資者與名義投資者應當訂立合同,約定實際投資者應當出資,享有投資權益,名義投資者為名義股東,實際投資者與名義股東對合同效力有爭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合同沒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效力。”《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當事人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的,集體或第三人(3)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損害公共利益(5)在實踐中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隱名投資合同無效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所謂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眾所周知,中國大陸對外商投資企業的準入審批制度仍然較為嚴格。對外商投資企業,投資領域涉及《外商投資指導目錄》限制或禁止的投資項目的,隱名投資合同可能無效。同樣,即使是非外商投資企業,如果實際投資者投資于金融、國防和自然資源領域,其隱名投資合同也可能被視為無效,實際投資者在考慮以隱名投資方式設立企業或者取得企業股權時,應當事先對擬投資企業是否受到強制性法律的禁止或者限制進行盡職調查,以避免隱名投資的投資損失,實際投資者應注意的是,除通過隱名投資合同建立雙方關系外,取得其他股東的同意同樣重要。《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二十五條第三款規定:“人民法院對實際出資人要求公司變更股東、出具出資證明書、在股東名冊上記載的,不予支持,未經公司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在公司章程中記載并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外資法》第一個司法解釋就是明確“名義股東以外的股東承認實際投資者的身份”為防止實際投資者在向法院確認股權時無法證明其股東身份的風險,實際投資者在與名義股東簽訂隱名投資合同時,應當取得股東大會決議,決議應當明確承認實際出資人的股東身份,或者由名義股東以外的股東簽署并確認隱名出資合同。綜上所述,如果實際投資者希望通過隱名投資享有股東權利,在對被投資企業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后,應注意準備以下法律文件,以防將來因權益變動導致權益無法得到法律保護:,隱名投資合同(信托持股合同)
2、股東大會決議
3但由于上述法律要求,隱名投資的法律風險并不存在,投資者應盡可能以明示名稱的方式投資企業,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風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遇上違法征地,可以拒絕簽字么
2021-03-13交通事故老人贍養費有多少
2021-01-26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學生在宿舍丟東西,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5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產品責任險條款(涉外)
2021-02-14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機動車被洪水沖走了可以找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22試論保險受益人制度
2021-01-30土地出讓保證金攤銷嗎
2020-12-01東莞某經濟合作社與東莞某實業公司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
2020-12-27土地流轉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是指什么意思
2020-12-23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有誤解該怎么辦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