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對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有何義務
如果不是商業秘密,當事人可以使用該信息。例如,如果一方想購買一臺機器,他可以向許多生產或銷售機器的制造商發出要約邀請,并邀請他們提出要約,介紹機器的價格、性能和技術指標。在這個過程中,當事人會知道機器的性能標準、技術細節和許多其他信息,這樣他們就可以更確定地選擇商家簽訂合同
但是,如果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知道商業秘密,情況就大不相同了。無論合同成立與否,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不得泄露或者不當使用。泄露或者不當使用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能夠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的技術信息和商業信息,是切實可行的,并已被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技術秘密等技術信息能夠給權利人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業務中的業務信息,如客戶名單等,給交易帶來極大的便利,對其物料、成品的購銷等業務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一般來說,當事人對這些信息嚴格保密,除非他們認為不需要保密。商業秘密受法律保護。任何人不得以非法手段獲取、泄露、使用他人的商業秘密,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為了達成協議,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有必要將商業秘密告知對方,但也要求對方不得泄露或使用商業秘密,在這種情況下,對方有不泄露或使用商業秘密的義務。違反規定的,應當對給對方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在某些情況下,盡管一方沒有明確告知另一方相關信息是商業秘密,但基于該信息的特殊性,按照常理,另一方不應披露或不當使用該信息,否則就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也應承擔賠償責任
例如,B和C是兩大汽車制造商。甲方擬與乙方或丙方簽訂合資協議。特別是在與乙方協商過程中,甲方收到了乙方關于新車設計方案的詳細資料。雖然乙方沒有明確要求甲方對該信息保密,但由于是新車設計,甲方有義務不向丙方透露。只要沒有達成合同,甲方就不能將設計用于自己的生產過程,無論是否達成合同,雙方都不得泄露或不當使用他們所知道的商業秘密,只要是商業秘密,無論需要多長時間,不得泄露或者不當使用。這既是合同法的要求,也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等其他法律的要求。因此,違反法律規定泄露或不當使用商業秘密,不僅要承擔民事責任,還可能承擔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國家賠償新標準是多少,最近兩年的國家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2-14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企業什么情況下可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9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車輛被毀,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賠償
2021-02-09投保人駕駛無證車輛身亡 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021-03-03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如何正確理解保險公司之間的連帶責任問題
2021-01-10釋義保險法第十七條是怎樣的
2020-11-15喻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