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東的權利。權利與義務的統一、利益與風險的一致是民商法永恒的原則和本質。股東違反出資義務的,不享有股東的相應權利。不可思議的是,他沒有向公司出資,卻承認有權管理公司事務,按照約定的出資比例分配公司收益。從公司的運行機制來看,公司的經營活動以其資本為基本物質條件和經營手段,資本的來源是股東的出資。公司的經營活動實質上是對股東投資的控制。公司的營業收入實質上是股東投資帶來的收益,其結果屬于實際投資者。因此,就經營權和分配權而言,股東只能對其出資部分主張權利,即使補足出資,也只能對后續的公司經營權和公司收益主張權利。
2。股東的義務和責任。未出資的股東雖然不享有相應的權利,但不能免除股東的義務和責任。出資義務不以股東的具體權利為基礎。它來源于《公司設立協議》、《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在公司成立過程中,它是一種合同義務,公司成立后,它就成為一種法律義務。股東在未實際出資前,不得免除其出資義務。違反這一義務將產生相應的法律責任,包括對已足額支付的股東的違約責任和公司債權人出資范圍內的債務償還責任。后者正是股東有限責任制度的本質。我國司法文書對出資不足民事責任的規定很多,從早期主管部門審查不當的責任,到后來創業單位的出資證明責任,而對目前普遍適用的虛假注冊資本責任,實質上都是違反出資義務的民事責任。
3。股東資格和地位。在公司法中,股東通常被定義為公司的投資者。嚴格地說,股東是有出資義務的人,但不一定是實際出資的人。股東不履行出資義務并不改變其現有股東資格,這有賴于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的記載,更重要的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登記確認。這些文件不能證明股東已經履行了出資義務,但卻是證明其資格的基本依據。否定未出資股東的資格,就是否定其與公司之間的任何法律聯系,追究其出資責任就失去了依據。實踐中,這是當事人不能理解不享有權利而承擔義務的結果的邏輯矛盾。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程款被惡意拖欠怎么解決
2020-12-10商號與商標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7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查封、扣押期限的規定
2020-11-15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如何把控合同中主體資格的審查
2021-03-14如何辦理執行案款提存手續
2021-01-11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二手車能否超出其轉讓價格進行理賠
2021-01-11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保險公司賠償多久能到賬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