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原來是一家建筑公司的項目經理,因不滿公司將其調崗、降薪,與公司發生矛盾。最后,雙方因勞動糾紛申請仲裁并將官司打到了法院,在庭審中還就李某到底何時離職爭論不休。3月17日通州區法院判決支持了李某的訴求。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2013年12月11日,李某的勞動合同約定其為項目經理。2014年11月28日,公司通知李某,因其不勝任項目經理崗位,自2014年12月1日起調至倉儲物流部擔任倉庫理貨員。
該公司發放李某工資至2015年3月31日。同年3月25日,該公司再次向李某郵寄了到崗工作的通知,要求其最遲于2015年3月27日回崗工作,李某收到該通知書后未到崗。
李某分別于2015年6月30日、2015年7月5日向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及人事部郵寄了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以某公司擅自調崗降薪、拖欠、克扣工資,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為由,提出解除勞動合同。
2015年7月9日,李某的郵件被退回。同年7月14日,李某向仲裁委申請仲裁,要求確認雙方于2002年9月1日至2015年7月9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公司向其支付工資差額、經濟補償金等訴求。仲裁委經審理裁決,確認雙方于上述期間存在勞動關系。某公司不服裁決,訴至法院。
通州區法院經審理認為,雙方勞動關系應于該郵件退回之日即2015年7月9日解除為宜。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為由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審判決后,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現該判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并執行完畢。
法官向記者解釋說,該公司在李某接到到崗通知但未到崗的情況下,未進一步履行通知、催告義務,未及時作出相應處理。同時,該公司員工手冊中關于自動離職的規定缺乏相應法律依據,故對公司關于李某自動離職,雙方勞動關系于2015年4月1日解除的主張,法院難以采信。
另外,李某向該公司人事部郵寄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的地址與公司實際經營地基本一致,故雙方勞動關系應于該郵件退回之日即2015年7月9日解除為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辭退要簽什么嗎
2020-12-16購買不良資產需要牌照嗎
2020-12-06以下情況離婚,會被判凈身出戶!
2021-01-24起訴解散公司帳戶資金能保全嗎
2020-11-28取保候審多年后是否追訴
2021-01-06起訴侵權賠償如何收取受理費
2020-11-09女方想離婚男方不愿意該怎么做
2021-01-25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1-15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保險代理人的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2新農村建設就是拆遷嗎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