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合同法》第114條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違約金,第一百一十三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相當于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履行合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或者應當預見的可能的違約損失,這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這些規(guī)定表明,一方當事人在另一方當事人違約時要求損害賠償?shù)姆绞接腥N:一種是約定違約金,即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一方當事人違約時,應根據(jù)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相應的違約金。在施工合同中,誤期損害賠償金屬于違約金的一種方式。二是賠償數(shù)額的計算方法。這種方法在建筑合同中應用最為廣泛。例如,F(xiàn)IDIC合同條款第63條和第69條分別規(guī)定了承包商違約和業(yè)主違約情況下?lián)p害賠償金的計算方法。三是依法確定賠償方式。這是《合同法》第113條規(guī)定的方法,主要用于無合同情況下確定損害賠償金額。同時,本文還確立了違約賠償?shù)囊话阍瓌t。一般認為,我國現(xiàn)行合同法采取的是違約完全賠償原則,即違約方應當對受害人因違約而遭受的一切損失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完全賠償原則是現(xiàn)代各國違約賠償?shù)幕驹瓌t,也是各國立法的通則。設定違約賠償?shù)哪康氖鞘故芎θ嗽诮疱X賠償?shù)南薅葍然謴偷秸B男泻贤苓_到的狀態(tài)。一方面,它要求對受害人進行充分賠償,包括履行合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主要是利潤);另一方面,它通常不支持讓違約方承擔違約懲罰性責任。根據(jù)《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guī)定,違約金“不得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或者應當預見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賠償。”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適當減輕損失;約定的罰款數(shù)額高于造成的損失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適當減輕損失。”這些規(guī)定體現(xiàn)了這一立法的精神。在具體適用法律確定違約賠償金數(shù)額時,有以下幾條規(guī)則值得注意:(1)主觀臆測的損害不能得到賠償;(2)賠償方式不能導致經(jīng)濟浪費;(3)受害方不能在其不能賠償時要求賠償表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yè)破產(chǎn)后以前的合同生效嗎
2021-01-09政府部門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3-02公司持假營業(yè)執(zhí)照如何處罰
2020-12-23倒簽合同存在哪些風險
2021-03-26解除婚姻關系有什么條件
2020-11-15民事裁定管轄的規(guī)定
2020-11-09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11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chǎn)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交強險過期沒交怎么辦
2020-12-09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保險經(jīng)紀人是什么,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嗎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