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有什么樣的“住宅”產品?
服務式公寓
本質:住宅
服務式公寓是指作為酒店管理、作為住宅建筑對待的公寓。可以看出,根據官方的定義,酒店公寓屬于住宅建筑,土地分類為住宅用地,使用年限為70年。雖然提供了酒店管理服務,但本質上是住宅,屬于現行限購范圍。其實,很少有房地產開發的這類產品,這類樓盤絕對是非主流產品。
公寓式酒店
本質:酒店
公寓式酒店是指按公寓(單元式)劃分,作為酒店建筑對待的酒店。公寓式酒店屬于商業性質,土地分類為商業用地,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或50年。
雖然增加了“公寓”一詞,但它本質上仍是一家酒店。而且,按照規定,這類房產只有一張大的房產證,不能單獨出售。整個物業只能由機構或公司投資,然后由專業酒店公司管理。由于產權屬于事業單位或公司,我們當然不能把房子賣給個人。換言之,這種產品你我都沒有機會。
公寓式辦公室、行政住宅、行政公寓
本質:辦公建筑
公寓式辦公室是指單元式小空間分割、獨立衛生設備的辦公建筑。
公寓式辦公的本質是辦公樓。該地塊屬于商業用地,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或50年,但與一般辦公樓不同,每層均設有公廁,公廁包括衛生間和廚房。所謂的行政住宅和行政公寓只是銷售報表,沒有任何明確的定義。他們和前面的公寓辦公室沒什么不同。
物業公寓、物業酒店
精髓:酒店管理公司統一經營、統一出租
本產品與以往產品不屬于同一類。一般來說,產權式酒店的本質是,購房者的目的不是自己住,而是委托酒店管理公司統一經營和出租客房,從而獲得客房的利潤分紅和酒店管理公司給予的一定期限的免費入住權。
類似住房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優點
價格低廉。它比同一區域的同品質住房越來越便宜,尤其是在“單套不得低于150平方米”的規定出臺之前。
不限購。在限購城市,可以成功吸引大量的目標群體。不斷飆升的房價和限購令迫使部分剛性需求和投資者轉向樓市,進而催生了這一市場的非理性繁榮。一些住宅項目位于非常好的位置,特別是在商業中心等市中心地區。這不是普遍性的,只能從具體項目的角度來討論。劣勢不能解決,沒有學區。這對首次置業者有影響,但對第二次置業者或投資者影響不大。尤其是單套面積控制后,公寓寫字樓項目紛紛走“高端”路線,因為單套面積已經存在,而之前的剛性需求策略將受到極大的壓制。換言之,現在能買到公寓式辦公產品的人,往往不需要考慮安家。水、電、煤和房產都很貴。水、電、煤價基本上是居民樓的2.5-3倍,物業費因項目而異。交易稅很高。主要原因是轉讓增值部分的稅率與一手購房者的購房稅率相差不大,而轉讓的稅率則由購房者承擔,這當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價。生活舒適度差。它主要涉及三個方面:戶型設計、居住環境、商住是否混搭。以往同類住宅產品大多采用中央核心筒的小戶型設計,因此戶型不舒適;小區很可能只是一棟或幾棟樓下面有商場,因此沒有良好的小區環境;商住混居是普遍現象。當你帶著蔬菜坐電梯時,站在對面的人很可能是一個西裝革履的上班族,這就帶來了很多居住問題。
當然,隨著公寓戶型的擴大和產品定位的提高,目前的住宅產品不斷“住宅化”,而上述缺點在很多項目中幾乎不存在(只有商住混搭無法完全避免,在高端項目中也是如此)。
日照條件。目前,住宅樓的日照標準執行得越來越嚴格,基本沒有可鉆的余地,但住宅項目不需要陽光審批。因此,無論住宅項目看起來多么漂亮,開發商都不會為你考慮陽光問題,銷售人員也不會向你提及。需求能否滿足,取決于你自己的現場判斷。
商業用地的使用年限只有40-50年,《物權法》沒有規定自動續期。關于這一點,法律專家進行了大量的討論。作為普通市民,我們不知道。與住宅用地相比,有幾點是明確的:
住宅用地到期后,會自動續期。只是說到期后不能收回,不是說不需要錢;
如果說為了保護公民的基本生存權,住宅用地只收取少量的出讓金,而商業用地必須按照商業邏輯運作,應該收取更高的費用,那么什么是擁有多套房子的業主?
顯然,多戶住宅的保護功能已經不復存在。實際上,它是一種投資性房地產,與商業地產是同一回事。這是一個穩定的問題。因此,我對商業用地將來要交高額土地出讓金的想法持保留意見。可能是糊的。價格上漲緩慢。住房早已不僅僅是居住的意義,更是最直接、最迫切的購房需求。然而,縱觀以往的價格走勢,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住宅樓的價格上漲速度快于住宅樓,這對住宅樓是致命的打擊?!皽首≌敝档觅I嗎?這個問題太主觀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一方面,通州的商住樓限購仍在進行中,這可能不是個案;另一方面,商住樓限購越來越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稀缺性。對于這類住房的建議是:你應該選擇目標。
在一個好的位置買一個管理良好的房子。好的地理位置總是稀缺的。
在中央商務區購買管理良好的小型房屋。中央商務區保障房需求旺盛,而小戶型保障房未來不太可能出現,這必然推高現房的估值。
買一套暫時處于貶值狀態的房子。由于居民樓長期“不受歡迎”,實際上,在一些地區,存在不少被低估的居民樓,這就需要有足夠的眼光和勇氣。事實上,限購事件已經給人一個強烈的信號,住宅樓也可能成為稀缺產品。衡量住宅價值的最佳量化標準無疑是租金。住宅價格的降低為業主獲得更高的租金回報率提供了可能。
如果我們考慮自住,選擇居住建筑作為改善型住房(更大、更舒適、位置更好),那么除了上述因素外,還應該更仔細地考慮社區的管理、規模和景觀綠化。
原則上,首次置業者不建議購買住宅產品(限購150平方米以下,其實不可能再買新房,而且只能買二手小房子),因為畢竟有戶籍等剛性因素,高房價等等。但如果你因為這些限制而坐立不安,你必須做出自己的判斷。
堅決避免管理混亂、戶型不合理、居住不舒適的住宅產品。
以上建議僅適用于一二線城市。只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股權孳息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1-02-08商標權的攤銷期限是多久
2021-01-03怎樣辦理交通事故傷殘評定
2021-02-06交通事故認定后有異議超過了三天怎么辦
2021-03-25合同格式條款的優點是什么
2020-12-28交警如何開責任認定書
2020-11-16發現對方可能拖欠貨款怎么辦
2021-03-11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生效嗎
2020-11-24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保險合同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2-2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愛車被冰雹砸成麻臉車險怎么賠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