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確認購協議的法律效力。買受人有知情權,房產中介也有義務告知認購協議和商品房買賣(預售)合同中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2。在認購書中,購房人明確表示:“如雙方未能就《商品房買賣(預售)合同》或補充協議協商一致,開發商應全額退還定金”,這就給自己留下了空間。注意認購協議中權利義務的對等。目前認購形式多由開發商提供,開發商對購房者的限制較多,而開發商基本不負責任。為避免一方責任傾斜,在簽訂協議時應注意限制開發商行為的條款。二是審查開發商是否具備商品房銷售條件,確認開發商已取得預售許可證。預售合同有示范文本,但預售合同的條款相對簡單。有的開發商可能在預售合同中沒有明確規定預售許可證等資質,從而規避相關法律規定。對此,購房者不能置之不理,因為沒有預售許可證的房屋認購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開發商故意隱瞞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信息,謊稱取得《房地產預售許可證》的,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開發商除退還買受人已付定金外,還應賠償買受人已付定金利息等資金損失及其他相關財產損失。三是明確協議條款。認購書要具有合同效力,首先要符合合同法的要求,內容要明確。認購書的主要內容應包括:
1。買賣雙方的基本情況,包括雙方的名稱、地址、電話和傳真;
2。房屋的基本信息,包括房屋編號、房屋類型、面積、單價和總價;
3。簽訂正式合同的期限、付款地點、簽訂地點等;
4。存款條款,規定存款在不同情況下的效力;
5。付款方式,包括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按揭付款等。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一般來說,出賣人的義務應當包括:保留雙方約定的商品房,不得將其出售給第三人;按照認購書約定的主要條件,就主要內容訂立正式的買賣合同;在約定的期限內協商訂立銷售合同;雙方不能就主要條款達成協議的,根據法律規定或者交易慣例或者公平原則確定主要條款以外的其他條款。違約條款是指買賣雙方不履行合同應承擔的責任。
認購協議應具有上述條款,認購協議應在雙方同意時成立。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面附著物怎么補償
2021-01-07投資公司收購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31什么部門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2021-02-23監察機關留置最長期限
2020-11-30對大學生家教不滿意能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7只要軍人不同意就不能離婚了嗎
2020-11-28離婚孩子探視權行使時間是多久
2020-12-18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
2020-12-16非直系親屬關系可以買保險嗎
2021-02-12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某土地轉讓合同糾紛請求市政府協調解決的請示
2020-11-27土地流轉法律法規和最新國家政策是什么
2020-11-19新農村建設搬遷是否是自愿為原則的
2021-03-22房屋拆遷安置有哪些方式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