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一項免責條款,是指在買賣合同簽訂后,不是由于合同雙方的過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合同雙方發生了不可預見、可預防、不可避免和不可控制的事件,使其不能及時履行或履行合同,事故當事人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責任,在民法通則中,它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在我國合同法中,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條款主要包括以下情況:1。自然災害,如臺風、冰雹、地震、海嘯、洪水、火山爆發、滑坡等。政府行為,如征收征用。社會非正常事件,如戰爭、武裝沖突、罷工、暴動等。
房屋買賣合同簽訂后,出現了當事人既不能預見也不能事先采取預防措施的事故。當事人不能履行合同或者不能按時履行合同,非因承包人一方的過錯或者過失造成的,可以免除事故當事人履行合同或者拖延履行合同的責任。是不可抗力在起作用。但是,不可抗力與事故不同,在民法通則和合同法中,事故不作為免責條件。因此,大多數學者認為事故不應作為免責事由。要形成不可抗力因素,必須包括:不可抗力因素之一:不可預見性。如果可以預見或應該預見,則不構成不可抗力。例如,當一艘船把一批貨物從一個港口運到另一個港口時,船長出海前沒有聽天氣預報就離開了船。結果,貨物在暴風雨中損壞了。暴風雨對船長來說不是不可抗力。作為海上運輸的船長,他應該知道出海前一天的天氣預報,而且天氣預報已經發出了風暴警報。船長可以預見,但他應該對由于疏忽造成的損失負責。不可抗力的第二個因素:必然性即使發生不可預見的災害,如果后果可以避免,也不構成不可抗力。只有在無法采取措施避免的情況下,才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例如,船舶在海上遇到風暴時,附近會有安全港,但如果不進入,也要對貨物的損壞負責。這是不可抗力的最后一個特征。意思是當事人不能克服事件的后果,即無法阻止,這是不可抗力的延伸。
但是,即使合同簽訂后發生不可抗力因素,如果合同中沒有列出不可抗力條款,也不能免除。不可抗力條款是指合同中規定,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規定的全部或部分義務的,免除其全部或部分責任。另一方不得因此要求損害賠償。因此,不可抗力條款是一種免責條款,我們在簽訂合同時應特別注意不可抗力條款。
遭受不可抗力后能否按時交房?因此,如果遭遇不可抗力,可以按時交房,但這不包括國家政策,不在不可抗力的范圍之內。
盡管不可抗力使合同或其他約定事項延期或發生其他事項,但個人或組織不得以此為理由就一些無關問題進行辯論。國家對這些問題有相關規定。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裝修合同必須具備相應資質嗎
2020-12-23征地拆遷中提高補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14工傷不報銷的能否行政訴訟
2020-12-07職業病鑒定費用多少費用
2020-11-25哪些種類的商標可以注冊
2020-11-13交通事故是否為必要共同訴訟
2021-02-19如何舉報保健用品虛假宣傳
2020-11-10買賣合同運輸到達前誰承擔風險
2021-02-04調解離婚如果不同意需要本人去嗎
2021-03-22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訂單式購銷合同樣本
2020-11-12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容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