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者低價買房是出于誠意嗎。關鍵在于房主不知道什么時候買賣房子。另外,如果銷售價格明顯低于房屋價值,你可以要求解除關系。但是,撤銷權應當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后一年內行使。買受人是以低價取得的,不是善意取得的,可以主張取消買受人的房屋買賣行為。
善意取得也稱為即時取得。無權處分的人將其財產(動產或不動產)轉讓給第三人。受讓人善意取得動產的,受讓人取得動產所有權,原債權人喪失所有權。在主體上,轉讓人必須是無權處分人,受讓人必須是民事行為能力人。只有當讓與人無權處分該財產時,原財產所有人的利益才會受到侵害,第三人的利益才會受到保護,損害原財產所有人的利益,因此適用善意取得是必要的。另外,受讓人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以保證第三人的行為有效,被撤銷或者無效的行為不存在保護其利益的問題。在客體方面,從《物權法》第106條可以看出,我國善意取得的客體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動產公示的原則是交付,不動產公示的原則是登記。第三,主觀方面就主觀方面而言,受讓人應當是善意的。所謂“誠信”,主要是指行為人不知道存在一些能夠影響某一民事行為法律效力的因素的一種心理狀態。對于這種“心理狀態”的認定,筆者認為應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一是受讓人是否有“知道”義務,受讓人能否通過其專業知識和對轉讓人的理解來判斷其取得是否善意;二是受讓人是否已支付了價款合理的考慮,如果受讓人知道該物的價格與實際價值存在較大差異的,可以認定為“非善意”;最后,要考慮交易場所是否符合常理。應當強調的是,善意取得是即時取得,因此善意取得的適用時點應當是法律行為發生時,即財產轉移時。至于時間是否知情,并不影響善意取得的構成。在客觀方面,善意取得必須以一定的法律行為存在,這是善意取得的前提。受讓人通過交易取得轉讓人的財產,是一種“支付合理對價”的法律行為。我國《物權法》規定,“合理價格轉讓”充分說明了這種行為的性質,必須支付,通過贈與、繼承等無償手段取得的財產不能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可以適用于動產和不動產,但不適用于法律禁止的動產和不動產,如貴金屬、毒品、毒品、國有財產、盜竊、贓物等,以上是小編介紹的部分低價房屋轉讓可以構成善意取得。我們只需要記住,如果房子是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購買的,或者不是善意購買的,就不能構成善意取得。如果你不知道其他事情,你可以來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索賠和解的處理程序有哪些
2020-11-28物業服務合同糾紛都有哪些特點呢
2021-03-02高空拋物砸車物業承擔責任嗎
2020-12-31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多少天產假
2020-11-19注冊商標被注銷后還有補救措施嗎
2020-12-12仲裁和訴訟解決民事糾紛有哪些方式
2021-01-28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事實婚姻如何認定
2020-12-02根據侵權責任法能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1-01-26婚姻自由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9房屋抵押登記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8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購房合同上寫的兩個人名字,辦房產證必須都有嗎
2020-12-13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1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車禍后的賠償是不是保險公司決定的
2021-03-08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哪些權利
2021-03-01土地入股怎么分配利息
2021-02-27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