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房子”是小概率事件,但如果散布在買家頭上,這是一件大事。如今,為了避免買危房,二手房的購房者都練就了柯楠的本領。他們拜訪鄰居,詢問房子過去的歷史,也在網上查看社區的新聞。廣州市房產中介協會律師認為,如果購房者對“兇宅”非常忌諱,除了向業主和中介口頭詢問外,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合同條款。買方應在合同中明確說明有關事項。如果業主和中介隱瞞了“毒房子”的歷史,他們不能就這么過去。
故事一:他的妻子懷孕了,買了一套“兇宅”,在仲裁支持下退房。吳先生向陳女士明確表示,妻子懷孕了,要求房子吉祥。他主動問房子是否死過。陳女士說,房子里沒有人死亡。事后,吳先生和陳女士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一次性支付了120萬元購房款,并在中介公司的協助下辦理了過戶手續。兩個月后,吳先生得知房子是跳樓自殺的。他很快找到陳女士與她協商退房事宜,但陳女士表示房子不影響使用,拒絕退房。吳先生向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要求撤銷“房屋買賣合同”,并退還陳女士120萬元。經審查,業主陳女士未如實告知吳先生該物業跳樓自殺,造成吳先生重大誤解。最后,根據《合同法》第54條、第58條和第154條,仲裁委員會裁定支持吳先生的所有仲裁請求。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下列合同:(一)因嚴重誤解訂立的;(二)訂立時明顯不公平。當事人一方以欺詐、脅迫或者利用對方的危險,使對方違背真實意思訂立合同的,受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變更或者撤銷。”第五十八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無法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賠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遭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責任。”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標的物的質量要求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本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買賣雙方協商出售房屋時,吳先生明確表示希望房屋走運,并主動詢問房屋是否過世。但陳女士沒有如實告知吳先生有人跳樓身亡,這違反了合同法的誠實信用原則。而且,按照傳統習俗的一般理解,有人自殺會給購房者造成嚴重的心理陰影和心理障礙,這足以影響他們是否買房的決定。
故事二:介紹購房者購買“別墅”的經紀人賠償5000元
李某打算與在廣州拍拖多年的女友結婚,于是委托中介公司經紀人陳某尋找房產,并強調不要購買“別墅”。在陳某的多次介紹下,李某看中了天河區的一處樓盤。當李先生與經紀人陳先生討論交易時,他反復詢問該房產是否為危房。陳某說,該樓盤吉祥,并書面向李某承諾:“如果該樓盤是‘惡性房屋’,陳某將返還3萬元中介費,并賠償李某1萬元經濟損失”,事后,李先生與業主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并向中介公司支付了3萬元中介費。
與附近市民聊天后,李某得知該樓盤發生命案,便要求經紀人陳某退還中介費3萬元,并賠償經濟損失1萬元。陳某稱,“兇宅”問題不屬于經紀人告知義務的內容,因此他只愿意退還中介費3萬元,拒絕賠償經濟損失。一怒之下,李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經紀人陳某返還3萬元中介費,并賠償1萬元經濟損失。
經審查,法院認定該房產存在兇殺案,但在沒有明確調查的情況下,陳某書面向李某承諾該房產不是兇殺房,并表示如果是兇殺房,將返還3萬元中介費,賠償1萬元經濟損失。最后,在法院調解下,陳某將3萬元中介費和5000元經濟損失賠償金退還給了李某。根據《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房地產經紀機構和房地產經紀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三)以隱瞞、欺詐、脅迫、賄賂等不正當手段招攬業務的。,誘使消費者交易或者強迫消費者交易《廣州市房地產中介服務管理條例》第十四條:“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為客戶提供房地產中介服務時,應當書面說明下列事項:(二)權屬,面積、使用年限、用途、抵押、租賃、,第二十四條規定:“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和人員在房地產中介服務活動中不得有下列行為:(二)提供虛假材料或者隱瞞真實情況。”>
“惡宅”不屬于券商法律披露義務的內容。但雙方約定將內容作為合同(包括口頭合同)條件之一的,經紀商有義務對內容進行調查核實并如實告知對方,未經明確調查,不得向消費者提供虛假信息或作出虛假承諾。在本案中,李先生多次強調房產不應是兇殺房,但經紀人陳先生在沒有明確調查的情況下,仍然向李先生作出不實承諾,不應是兇殺房,導致李先生損失慘重。
教你一些識別“兇宅”的方法
如果購房者對“兇宅”有忌諱,可以在合同中明確房屋的條件,并應通過多種方式詢問房主出售房屋的情況,如去當地派出所或查詢房屋地址等房子在網上成了關鍵詞。同時,買受人還可以要求業主在合同中約定信息披露條款,如“業主保證所售房屋未發生非正常死亡或嚴重刑事案件,可能導致買受人心理焦慮。如果買受人發現房屋發生上述情況,業主未書面披露,買受人有權解除合同,并要求業主賠償10萬元。
這樣的協議可以督促業主公開房屋信息,也可以給購房者在發生糾紛時尋求法律救濟提供依據。另外,如果自己的房屋所有人有非正常死亡、嚴重刑事案件等事實,應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主動向買受人解釋,并書面告知買受人。
中介公司、經紀人在為消費者提供中介服務時,應當按照行業規章制度,如實告知物業權屬、面積、使用年限、用途、抵押、租賃、使用限制等基本情況,并應堅持誠實信用原則,如實調查、了解和了解不告知義務的內容,根據消費者反映情況的要求,不得未經調查擅自作出承諾,或者提供虛假信息或者作出虛假承諾,誤導、欺騙消費者進行交易的。消費者對“危房”有忌諱,需要中介公司和經紀公司配合的,應當明確告知,并在合同中明確約定房屋條件。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未到期辭退都有什么賠償
2020-11-15同業競爭限制協議是怎樣的
2021-02-24交通事故占據七成的主責任方如何賠償
2021-02-08適用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4販毒可以刑拘嗎
2021-02-20父母離婚的對子女的撫育費如何給付
2021-02-18商鋪可以贈予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12勘察合同是否屬于專屬管轄
2020-12-02偽造銀行對賬單怎么量刑
2021-02-03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什么是回購房
2021-02-20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未交保險費 未填保險單 卻持有保險證
2020-11-27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如何確定
2021-02-10建筑用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協議條款不合法影響轉包效力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