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陳某有房子。因為外出打工,他以15萬元的價格把房子賣給了江某。雙方簽訂了書面銷售合同,房屋交付江某居住。因為陳某急著出門,他同意在陳某回來后辦理房屋權屬過戶登記。后來,陳某從外地回來后,發現房價飛漲,便要求姜某再加2萬元,如果不同意,陳某就以17萬元的價格將房子賣給了張某,并立即向張某登記了房屋產權。張某要求姜某持房產證搬出房屋,但姜某拒絕,最后上訴至法院。這就是“一房兩賣”的典型問題。
本案分析:張某已取得房屋所有權,其權利應受法律保護,但蔣某因未辦理登記過戶手續而未取得房屋所有權。江澤民的權利如何保障?江某可以要求陳某返還購房款和利息,并賠償損失。但他無權主張房屋所有權,他只能要求陳某承擔違約責任。針對這種情況,規定了“通知登記制度”,以避免此類糾紛的發生。《物權法》第二十條規定,當事人就房屋買賣或者其他不動產物權簽訂協議。為保證今后產權的實現,可按約定向登記機關申請通知登記。通知登記后,未經通知登記權利人同意處分不動產的,該生物權無效。預告登記后,自該房地產可以登記之日起三個月內債權消滅或者未申請登記的,預告登記無效。通知登記人可以主張債權和物權的雙重保護,即出賣人可以要求違約賠償,受讓人也可以要求返還房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出賣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合同無效、撤銷或者終止的,買受人可以要求返還價款:支付的貨款和利息,并賠償損失,并可以要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兩倍的賠償責任:(一)故意隱瞞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事實或者提供虛假的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二)故意隱瞞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事實的所售房屋已抵押;
(三)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賣給第三人或者房屋已被補償的事實。第十條買受人以出賣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另行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并交付使用為理由,要求確認出賣人與第三人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無效的,導致其無法取得房屋的,應當予以支持。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判決書會怎么下發
2021-01-30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藥品遭受損害,我是否可以請求網絡交易平臺承擔先行賠付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06交通事故處理措施有哪些
2021-01-28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是什么 法定繼承時遺產如何分配
2021-01-24銀行業監督管理的職責
2021-01-31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1-01-16債務人死亡妻子應如何承擔責任
2021-02-22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二手房中介應該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1-01-20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
2021-03-09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時應提供現金價值表么
2021-01-12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海上貨運保險承保范圍有哪些
2021-02-08復效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