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對中介合同的概念進行了界定。中介合同的概念是雙方約定,一方接受另一方的委托,按照另一方的指示和要求,為另一方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為合同提供媒體服務,委托人支付報酬。在中介合同中,接受委托報告、訂立合同機會或者提供交易媒介的一方為中介人,支付報酬的一方為委托人。
作為中介的一種形式,中介的目的是將同一商品的買賣雙方聯系起來,為交易后獲得合理傭金的服務提供便利。無論是哪種中介,中介都不是委托人的代理人,只是充當交易雙方介紹和協助的中介。
中介合同主體:委托人可以是任何公民或法人,中介人只能是經國家有關機關登記批準從事中介業務的法人或公民。
根據委托內容的不同,中介業務可以是僅為委托人提供簽約機會的報道中介,也可以是促使委托人與第三方簽訂合同介紹或提供簽約機會的媒體中介,或者包括報道中介和媒體中介的中介活動。
所謂報告簽約機會,是指中介機構接受一方當事人的委托,尋找和尋找信息報告當事人,從而提供訂立合同的機會。德國《民法典》和瑞士《債務法》將這種中介稱為報告或指示中介;所謂訂立合同的媒體服務,是指介紹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中介人不僅要向委托人報告簽約機會,還要進一步與委托人和第三人打交道,促進合同的形成。《德國商法典》和《日本民法典》將這種中介稱為媒介中介。在兩種情況下,只有中介活動成功,合同成立,中介才能獲得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的報酬。中介制度起源于古希臘羅馬帝國時期。當時的社會發展是簡單的商品經濟,任何人都可以充當中介。在歐洲中世紀,中介活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從自由主義到干涉主義,國家對其產業進行控制,使中介具有公職人員的性質。例如,根據《法國商法典》,中間人有兩種:一種是特權中間人,由政府任命,擔任具有特殊權利和義務的公務員職務;另一種是第一人以外的中間人。英國的中間人只有在當地政府允許的情況下才能執業;德國舊商法規定中間人是一種官員。近代以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商品生產流通領域的迅速發展,中介活動又開始蓬勃發展。許多國家都采用完全自由經營原則來調整中介活動的法律關系。在德國民法典中,中介活動首先被定義為一種民事合同。此后,大多數國家的民商事法典和民商法都從理論上承認居間合同是一種獨立的典型合同。另一方面,民法與商法相分離,對媒體進行規制。我國采取不區分的立法體例。(1) 中介合同的目的是為委托人與第三人訂立合同提供便利。
居間合同中,居間人為委托人提供服務,表現為有機會報告合同或以合同為媒介。中介合同的客體是中介活動的結果,其目的是通過中介活動獲得報酬。中介人的活動只有在幫助客戶和第三方建立有效的合同關系時才有意義。(2) 中介人在合同關系中處于介紹人的地位。無論是哪種中介,中介都不是委托人的代理人,也不是當事人之一。中間人只向委托人報告第三人,第三人可以按照委托人的指示與委托人訂立合同,為委托人提供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充當當事人之間的中間人,不參與委托人之間的具體協商而第三人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他的角色只是一個中介。它只起到介紹和協助交易雙方的作用。中介合同的本意性是指只要委托人和中介人有相同的意思表示,中介人就有義務按照委托人的指示進行調解,一旦中介人的活動取得了效果,委托人就應當支付報酬,而合同成立后,無需將實物交付作為合同立法的關鍵要素。
居間合同的雙重性是指居間合同一經成立,雙方就需要承擔一定的義務。對居間人而言,居間人有如實報告的義務;對委托人而言,合同成立后,有向居間人支付報酬的義務。
居間合同的非正式性質是指當事人可以采取口頭或書面形式,居間合同的成立不需要采取特定的形式。協議不明確的,按照交易慣例辦理。(4)中介合同可予賠償。
中介人從事收取報酬的工作。中介促成合同成立后,委托人當然要向中介支付報酬,作為對中介活動的獎勵。促使他人無償訂立合同的行為,不是中介合同,而是服務活動,行為人不承擔中介合同中的權利義務。中介合同與委托合同的異同:委托合同屬于服務合同,服務合同包括托管、委托、中介、委托等多種合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其對象是勞務,而不是交貨。但它們有自己的特點。
中介合同、委托合同和委托合同都屬于提供勞務合同。二者的區別在于:(1)中介合同的中介人限于報道簽約機會或媒體簽約,其服務范圍有限。只介紹或者協助委托人與第三人訂立合同,中介人本人不參與委托人與第三人之間的合同;委托合同的代理人在辦理委托事務時,以委托人的名義或者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活動,代表委托人與第三人簽訂合同,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參與,可以決定委托人與第三人關系的內容,處理事務的后果直接屬于委托人;委托合同的受托人是委托合同的一方。受托人以自己的名義為委托人處理交易事務,與第三人有直接的權利義務關系。處理這些事務的后果是間接歸因于客戶的,而不是直接歸因于客戶的。(二)代理合同的中間人為委托人提供與第三人訂立合同的機會,其行為本身不具有法律意義;代理合同的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要求處理委托事務,可以是法律事務,也可以是非法律事務;委托合同的委托代理人是根據委托人的要求從事購銷、寄售等具體法律行為,委托代理人的委托事務只能是法律行為。
(3)居間合同是有償合同,但居間人只有在有居間人結果的情況下才能要求賠償,居間人是合同的居間人時,可以向委托人和相對人雙方取得賠償;傭金合同可以有償或無償;傭金合同是有償的有償合同,但傭金代理人只從委托人處獲得報酬。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在婚前可以約定婚前協議嗎
2021-01-25國家賠償決定如何申請執行
2020-12-31公司的注冊資本多意味著什么
2021-02-17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婚前贈與沒有結婚協議能不能生效
2021-01-16三部門:推動婚戀交友平臺實名認證,嚴打婚托婚騙
2021-03-04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因為商場裝修造成了損失怎么賠償
2021-02-27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可以作為雙方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0-12-05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