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預售登記后如何退房買賣雙方已向房地產主管部門辦理了預售登記,但房屋尚未交付使用。在這個階段,如果一方想退房,應該先和另一方協商,看能否達成協議。如果雙方達成協議,應以書面形式表示并簽署正式退房協議。約定的內容應主要包括雙方約定解除原房屋買賣合同、違約責任由誰承擔、如何退房、如何履行等。如果買賣雙方中的一方違約而未能達成協議,要求終止合同的一方應通知另一方。通知到達對方時,合同終止。對方當事人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終止合同的效力。雙方協商不成退房協議的,可以直接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起訴或者申請仲裁。另外,雙方應到房地產登記機關辦理注銷預售登記。1、 買受人已交付定金(定金或認購金),但尚未簽訂正式《商品房預售合同》的:買受人已向出賣人支付定金(定金或認購金),但未說明支付性質,且無約定的,買方可以直接向賣方或其代理人支付我要的貨款。
出賣人銷售的項目有《預售許可證》或產權證的,買賣雙方約定支付的金額為定金,買賣雙方未能就《商品房買賣合同》達成協議,最終不簽訂合同的,已付金額不予收取,押金不予退還。姜濤律師和劉琳律師認為,這種協議違反了公平正義的原則,應屬于強迫交易行為。在本案中,如果出賣人拒絕退還定金,買受人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但《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似乎同意這種約定。第三,退房條件從現行法律規定和法院審判實踐來看,退房條件主要包括約定條件和法定條件。約定條件是指購房者和開發商在購房合同中可以退房的條件。如果房產中介延遲交房超過一定時間,購房者可以要求退房。另外,購房者也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如住宅規劃或配套設施不符合售樓廣告或售樓書,交房后在一定時間內無法取得房產證等退房條件。根據《合同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如果雙方約定退房的具體條件,買受人能夠證明條件成立,如果買受人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退房,一般都會得到支持。法定條件是指買受人依法可以退房的條件,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1。購房合同無效。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無效的直接后果是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具體來說,在購房合同中,購房者應當返還房屋,開發商應當返還房款。從實踐來看,導致購房合同無效的常見情形有:1)開發商無權處分房產。主要有開發商未取得預售許可證,未經其他共有人書面同意,房屋為共有財產,房屋權屬發生爭議,司法行政機關依法作出裁定、決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屋權利的情形。2) 開發商存在欺詐行為。雖然有部分購房者因此要求退房,但實際上法院并沒有給予太多支持,這主要是由于購房者對開發商有欺詐意圖,欺詐事實難以證明。為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購房者應盡量要求開發商將每一個承諾落實成文字并簽字認可。
2。公寓類型錯誤導致退房。根據《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九條規定,預售房屋按單位定價與設計圖紙不符,或者相關面積超過約定誤差范圍,合同未約定處理辦法的,購房人可以退房。
3。也就是說,合同約定的面積與產權登記面積之間的誤差達到一定比例。如果合同中沒有具體比例,根據相關規定,當誤差率超過3%時,買方有權退房。
4。規劃設計變更導致退房。預售商品房,開發商應當自規劃設計變更導致商品房結構形式、戶型、空間大小、朝向發生變化之日起一定期限內書面通知買受人,以及合同約定的其他影響商品房質量或者使用功能的情形。購房人收到通知后可以選擇是否退房。開發商未在規定期限內發出通知的,購房人有權要求退房。
5。質量不合格導致退房。商品房交付使用后,買受人認為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的,可以委托工程質量檢驗機構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復驗。經檢驗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的,買受人有權退房。
以上是小編為您安排的退房條件問題的答案。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理解,如果您在預售中退房,您應該首先與我們協商并簽署相關退房協議。如果您需要律師提供法律咨詢,歡迎您到律霸尋求法律咨詢。律師推薦:北京律師、浙江律師、深圳律師、江蘇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裝修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3保證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1-27怎么可以讓另一方沒有探視權
2020-12-14二審發回重審需要另行組成合議庭嗎
2020-11-10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擔保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2021-01-26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人身保險內容有哪些
2020-12-04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交通事故對方要求的誤工費是由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1-02-22保險受益權基本問題探討
2020-12-12國人投保六大誤區
2021-02-20承包土地互換合同怎么寫
2021-02-11住改非拆遷補償歸誰所有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