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0年4月,**公司(出賣人)與馬先生(買受人)簽訂《北京市商品房買賣合同》,馬先生以130萬元的價格購買了**公司在海淀區開發的一套商品房。雙方還約定:買受人于2010年4月7日向出賣人支付定金3萬元,買受人于2010年4月14日前支付剩余房款;買受人未按約定時間付款的,出賣人有權在超過60日后解除合同;出賣人解除合同的合同終止后,買方應在合同終止通知發出之日起30天內,按累計逾期付款的3%向賣方支付違約金。合同簽訂后,馬先生支付了3萬余元定金,但至今未支付剩余貨款,也未催促**公司在合理期限內解除合同。2014年,**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罰款38000元。
開發商能否行使解除權
法院認為**公司與馬先生簽訂的《北京市商品房買賣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的利益,本合同有效,雙方應按約定履行。雙方同意,如果馬先生未能按照約定時間付款,逾期超過60天,**公司有權終止合同。本協議是**公司終止合同的條件。馬先生在繳納購房定金后,尚未支付剩余的購房款,因此解除合同的條件已經具備,**公司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對解除權的行使期限沒有約定。馬先生至今未履行催告義務,**公司仍享有撤銷權。法院據此作出上述判決。第二,撤銷權行使的必要條件是什么。從主觀方面看,債務人在實施危害債權的行為時,主觀上存在惡意行為。債務人放棄到期債權,無償轉讓財產或者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危及債權人利益的,構成債務人惡意。這里指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房產的第三人具有主觀惡意。第三人在轉讓中沒有惡意的,債權人沒有必要撤銷債務人和第三人的行為。從客觀方面看,債務人有某些損害債權的行為,即放棄到期債權,無償轉讓財產或者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這將大大減少債務人的債務和財產損失使債權難以實現,即應視為損害債權。其次,債務人對財產的處分必須在債權與債務人發生后實施。如果在發生之前實現,則不能撤消。第三,債務人處分財產明顯損害債權,債權人可以行使撤銷權。明顯有害是指債務人處分財產后,沒有足夠的財產清償債權人的債務。如果債務人仍有足夠的財產清償債務,不能認為債務人的行為損害了債權。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開發商可以行使終止合同的權利”這一問題的回答。本案是購房人未支付購房款,且符合合同條款中解除合同的條件,因此開發商有權解除合同。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征地政府敗訴會被追責嗎
2021-02-09專利權評價報告官費
2021-02-212020最新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0-12-07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權
2021-02-22沒收個人財產執行時間是多久
2020-12-04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如果房產被抵押房產證有顯示嗎
2021-02-21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最新的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5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參保單位有什么義務
2020-11-15旅游意外保險常識及境外旅游保險理賠
2020-12-05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保險合同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2-26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1-12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