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0年4月,**公司(出賣人)與馬先生(買受人)簽訂《北京市商品房買賣合同》,馬先生以130萬元的價格購買了**公司在海淀區開發的一套商品房。雙方還約定:買受人于2010年4月7日向出賣人支付定金3萬元,買受人于2010年4月14日前支付剩余房款;買受人未按約定時間付款的,出賣人有權在超過60日后解除合同;出賣人解除合同的合同終止后,買方應在合同終止通知發出之日起30天內,按累計逾期付款的3%向賣方支付違約金。合同簽訂后,馬先生支付了3萬余元定金,但至今未支付剩余貨款,也未催促**公司在合理期限內解除合同。2014年,**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罰款38000元。
開發商能否行使解除權
法院認為**公司與馬先生簽訂的《北京市商品房買賣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的利益,本合同有效,雙方應按約定履行。雙方同意,如果馬先生未能按照約定時間付款,逾期超過60天,**公司有權終止合同。本協議是**公司終止合同的條件。馬先生在繳納購房定金后,尚未支付剩余的購房款,因此解除合同的條件已經具備,**公司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對解除權的行使期限沒有約定。馬先生至今未履行催告義務,**公司仍享有撤銷權。法院據此作出上述判決。第二,撤銷權行使的必要條件是什么。從主觀方面看,債務人在實施危害債權的行為時,主觀上存在惡意行為。債務人放棄到期債權,無償轉讓財產或者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危及債權人利益的,構成債務人惡意。這里指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房產的第三人具有主觀惡意。第三人在轉讓中沒有惡意的,債權人沒有必要撤銷債務人和第三人的行為。從客觀方面看,債務人有某些損害債權的行為,即放棄到期債權,無償轉讓財產或者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這將大大減少債務人的債務和財產損失使債權難以實現,即應視為損害債權。其次,債務人對財產的處分必須在債權與債務人發生后實施。如果在發生之前實現,則不能撤消。第三,債務人處分財產明顯損害債權,債權人可以行使撤銷權。明顯有害是指債務人處分財產后,沒有足夠的財產清償債權人的債務。如果債務人仍有足夠的財產清償債務,不能認為債務人的行為損害了債權。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開發商可以行使終止合同的權利”這一問題的回答。本案是購房人未支付購房款,且符合合同條款中解除合同的條件,因此開發商有權解除合同。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權錢壞軍婚 案發進牢獄
2021-02-16車禍傷殘鑒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2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交通肇事車主的責任有哪些
2021-01-07開發商延期交房怎么辦,開發商違約購房者怎么維權
2020-11-11交通事故發生后能私了嗎
2021-01-24女方想離婚男方不愿意該怎么做
2021-01-25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公司部門解散可以辭退員工嗎
2021-02-19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保險理賠金可以留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20保險中介是什么意思
2020-12-20校方責任保險理賠案例導言
2021-02-06荒山承包協議怎么寫
2020-12-26拆遷補償協議書戶員沒簽字有什么后果
2021-02-13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是否應參照國有土地拆遷標準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