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購房合同后,開發商未建房
2006年底,被告人李某與案外第三人**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簽訂了《委托合作建房協議書》,約定“**公司開發康華家園項目,被告委托**公司投資,雙方采用合作建房方式。如果**公司未能在到期時完成項目初步審批手續,將導致**公司失敗如果房地產項目無法實施,**公司將全額退還被告并承擔相應的利息“,被告將為此支付首付3萬元。2007年11月18日,被告李某與原告在中介公司面前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經**公司同意,委托合作建房協議項下的權利義務轉讓給原告劉某。原告劉某同意將3萬元過戶給被告李某。被告李某與**公司的權利義務終止。
原告與**公司就委托合作建房協議進行了部分重新協商變更。原告又向**公司支付了4萬元,連同原告交給被告的3萬元,**公司向原告開具了7萬元收據。雙方簽訂了《商鋪轉讓合同》,約定“**公司無法在合同期滿時完成康華家園項目的全部審批手續,導致如果項目無法完成,公司將自行轉讓位于南二環汽車配件市場的商鋪”原告位于寨營街南端。
后來,由于**公司涉嫌非法集資和合同詐騙,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公司沒有按時開工,導致業主大規模退房潮。但**公司一直無法償還全部合同款。因此,原告劉某起訴被告李某,認定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被告應返還3萬元及其他相應款項。一審法院認為該房屋買賣合同無效,要求被告退還原告已支付的全部價款。被告人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定《房屋買賣合同》有效,直接改判。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條件房屋買賣合同是原、被告真實意思的表達,不違反合同法第五十二條關于合同無效的規定,具有法律效力。因為:
首先,合同是在原、被告公平協商的基礎上簽訂的,充分體現了雙方的真實意思。原告與被告簽訂合同的目的是辦理更名手續。其次,被告沒有欺騙原告。根據合同第一條,原告了解房屋的實際情況。因此,原告主張被告有欺詐行為,沒有事實依據。第三,我國對房屋買賣合同更名沒有禁止性規定。原告辯稱,合同的銷售對象不存在,因此不合法,合同無效。這顯然是對合同效力的誤解。在這種情況下,《委托合作建房協議書》和《商鋪轉讓合同》都是有條件的合同,即前提是**公司能夠按時完成康華家園項目的審批手續,那么法律并不禁止這樣的合同。”“房屋買賣合同”只是一種名義上的買賣,其實質是更名。綜上所述,原告與被告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是合法有效的。以上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問題的答案。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理解不建房的行為是違法的。對于不建房的行為,購房者可以通過訴訟保護自己的相關權益。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籍檔案去向
2020-12-10社會團體能否強行變更法人
2020-12-11商標授權價格應該怎么確定
2021-03-15質權實現后的價款如何處理
2021-02-17履約保證金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1-03-22離婚財產有哪些
2020-11-17買斷工齡款離婚可以分割嗎
2021-02-03想領結婚證父母不給戶口本怎么辦
2020-12-09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拖欠運費孳息怎么算
2021-01-04主合同到期后還能簽擔保合同嗎
2021-03-22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意外保險理賠范圍包不包括猝死
2021-02-25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對象是什么
2020-11-13壽險投保一般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