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購房者a通過天津某房產中介看中了B賣家的某單位進行預售,并于2009年11月18日在房產中介簽訂了《房屋買賣中介合同》及補充協議。合同簽訂當天,乙方稱房產證遺失,遂去補辦。該房地產經紀公司劉經理也向甲方承諾,將督促乙方積極補辦房產證,因此甲方當天支付了2萬元中介費。第二天,他交了2萬元合同定金,由房產中介保管,還交了600元貸款手續費。早在合同簽訂前,甲方就要求乙方出具聲明,表示其配偶同意出售,但乙方以其配偶在異地居住為由不予提供,經紀人也一再強調無需索要聲明。
為了解該房產的真實權屬狀況,甲方于11月23日向房管局檔案館申請查看房產檔案。查詢結果是,該樓盤從未獲得過產權證。下午,甲方立即來到房地產經紀公司,向其陳述工作經歷。中介公司稱,在簽訂合同時,他懷疑乙方可能沒有房產證,但由于擔心交易不成功,他沒有解釋。同時強調B現在辦理房產證的效果是一樣的,一樣可以順利過戶。買方a稱,賣方B在簽訂合同時有欺詐行為,要求經紀人通知乙方解除合同,但多次搜查未果。最后,出賣人B和房地產經紀公司被買受人a起訴,律師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第(四)項、第(六)項的規定,該房地產不能轉讓,故為買受人簽訂了中介合同房屋買賣無效,應退還定金2萬元、中介費2萬元、貸款手續費600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乙方因欺詐行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應當賠償買方一倍定金,即2萬元。另外,作為一家從事房地產業務多年的經紀公司,明知無合法登記權屬證明的房地產不可轉讓,發現乙方無房地產證明后仍要求甲方進行處理。根據《城市房地產中介服務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第四款,即一方串通損害另一方利益的,根據《條例》第二十條第五款,注銷其資格證書。
相關法律知識: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的下列房地產不得轉讓:
(一)轉讓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不符合本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條件;(二)司法行政機關依法決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不動產權利的;(三)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的;(四)未經其他共有人書面同意,共有不動產的;(五)權屬有爭議的;(六)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七)法律、行政法規禁止轉讓的其他情形。
我們建議您閱讀更多關于房地產銷售的信息
更多關于合同履行的信息
更多關于消費者權益的信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保險死亡賠償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1-17商標侵權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領結婚證會查精神殘疾病史嗎
2020-12-10商業銀行可以轉讓經營許可證嗎
2021-01-17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不愿報警車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1投保人告知義務解析
2021-01-27房屋建筑施工承包合同
2021-01-25回遷房滿五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7土地流轉補償金是多少
2020-11-26土地流轉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是指什么意思
2020-12-23農村空心房可以隨意拆除嗎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