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只有人類智慧從未創造過的信息才能受到知識產權的獨家保護,而人類社會存在的各種信息,包括積累的知識成果,都屬于知識產權法的公共領域,任何人都可以在不受其他法律控制的情況下自由使用;
第二,知識產權只保護特定的而不是所有的創新性知識成果,相當數量的創新性知識成果也屬于知識產權法的公共領域,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可見,知識產權客體的“創新”意味著知識產權不是設定在公共資源上的排他性權利,不會減少公共資源。同時,知識產權的公共領域是基于其信息性而共享的,任何人的使用都不會妨礙或阻礙他人的使用。也就是說,無論誰利用公共領域的智力成果,創造出新的智力成果,都不會影響他人同時重用或利用公共領域“夠用同樣好”的智力成果。許多對知識產權的質疑和批評沒有意識到知識產權保護的是不屬于現有公共領域的“創新”知識成果,沒有意識到知識創造的價值。因此,他們錯誤地認為知識產權是一種將公共領域(知識公地)等一部分公共資源私有化的產權,但也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知識創造的價值,公共領域作為信息集合的共性進一步錯誤地認為知識產權的存在阻礙了他人再次學習和創新的機會,因此反對知識產權的“私有”性質。
事實上,知識產權從來沒有將公共領域的信息劃入特定人的專屬范圍,其客體是特定人基于公共領域通過自己的智力勞動創造的新的智力成果。任何人都不能通過利用杠桿原理(公共資源)創造發明(智力成果)來申請杠桿原理的專利權。因此,對創新智力成果設置專有權并不會減少公共領域的公共信息資源,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共領域還會不斷擴大。這顯然不同于產權。比如,任何一塊土地的產權都設定在原本屬于公共領域的資源上,任何一種有形資源都不共享。因此,許多產權作為一種專有權,確實縮小了公共資源的范圍。由于知識產權的客體不是公共資源,而是具有特定智力的人所創造的勞動成果,而這種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始終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或者說是人類生存和進步的根本原因。那么,從正義的角度來看,毫無疑問,創作者的知識成果應該以私有產權的形式得到獎勵和獎勵。另一方面,將創新智力成果的利益分配給那些不通過分享而工作的人,而不是通過某種排他性的方式分配給創造者本身,會更公正嗎?換言之,“白手起家”是否比“為工作而有所獲”更為單純?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此,知識產權作為鼓勵知識創新的私權,不僅不損害公共利益,而且維護社會公平。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時間簽訂政府采購合同
2021-01-20撫恤金如何分配
2020-12-27企業違反什么工會可以依法要求誰承擔責任
2021-01-02協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被告申請財產保全能支持嗎
2020-12-30交通事故誤工費該誰出
2020-11-19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中介租房手續費是多少
2021-02-18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的法律區別是什么
2021-02-07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保險代理人沒有資格證書從業違法嗎
2021-01-25如何定義第三者責任保險的第三者
2021-01-09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土地轉讓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