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律行為的角度看,知識產權轉讓具有以下特點:(1)知識產權轉讓的主體是讓與人和受讓人。知識產權的轉讓有兩個當事人。一方是知識產權的權利人,即轉讓人,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的權利人。知識產權轉讓獲得法律承認并成為有效轉讓的前提是轉讓人必須依法享有相應的知識產權,這也是判斷轉讓人是否具有轉讓權(處分權)的重要法律標志。另一方是知識產權的受讓人或受讓人,即與讓與人達成協議并愿意轉讓知識產權的人。根據我國知識產權的規定,知識產權轉讓的主體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例如,有關法律第十條規定:“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可以轉讓。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轉讓專利申請權、專利權,必須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所謂中國單位,包括依法取得中國法人資格的各類法人和其他組織;所謂中國個人,是指中國公民。當然,不包括兩個特別行政區的單位和個人。根據香港和澳門的基本法律,專利法不包括在兩個基本法律的附件三中,因此不適用于香港和澳門。(2) 知識產權轉讓通常是一種有償行為。知識產權的轉讓可以是免費的,也可以是有償的。知識產權自由轉讓,是指轉讓人不以取得對價為目的將自己的知識產權轉讓給他人的行為。在知識產權申請實踐中,知識產權自由轉讓的案例很多。據《新聞晚報》報道,81歲的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退休教授鄒瑞斌用5年時間發明了保溫燉鍋袋,并于2003年獲得國家專利。2005年8月12日,鄒先生表示,愿意將專利免費轉讓給單位或個人,希望更多的人能用這個保溫燉包為國家節能。在這種情況下,自由轉讓主要是為了社會福利;還有一種情況是知識產權的自由轉讓,是為了鼓勵創業。以《經濟日報》為例,在市創業指導中心2005年5月底推出的12個創業項目中,首次推出了兩個零投資創業項目和一個免費轉讓專利項目。然而,在知識產權轉讓的實踐中,知識產權轉讓大多是有償轉讓。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具有財產價值,這是知識產權有償轉讓的前提。另一方面,從知識產權人的角度看,通過知識產權轉讓獲得轉讓利益是知識產權轉讓的重要目的。因此,知識產權的轉讓通常是有償的。如著作權轉讓,是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權人在著作權有效期內,將著作權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權轉讓給他人,并按照約定或者有關規定取得報酬的行為。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行政復議可以找哪些行政機關
2021-01-23開發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債務人死亡妻子應如何承擔責任
2021-02-22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集資房房子確權是什么意思
2020-11-20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不正當經營行為有哪些
2020-12-31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哪些情況下不能保險
2020-12-08財產險理賠怎么辦理
2020-12-06如何定性保險利益
2020-12-03汽車刮蹭怎么申請理賠
2021-03-18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交強險被保險公司拒賠,怎么維權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