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糾紛避免損失策略
購房者買房最關心的五個問題:第一,什么時候可以辦理過戶手續?第二,賣家什么時候能交房?三是房屋出賣人的主體資格。第四,住房本身,通常包括:住房單元結構、年齡、周邊環境。五是物業稅費。針對第一個問題,應該說購房者買房是根本問題。為了達到順利辦理房產證的目的,購房者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基本點。
首先要核實房產證是由區級房地產管理部門蓋章的正規房屋所有權證,而不是鄉鎮一級及以下政府部門出具的所謂“小產權”證明。
其次,在核實出賣人房產證的基礎上,要到房產證發證單位調查房產的真實性、是否存在抵押查封等情況,上述情況也可以通過中介公司進行調查。
如果房屋抵押,應就解除抵押的條件和時間達成特別協議。賣方往往需要拿買方的首付來支付銀行貸款并辦理房貸解除手續,這就要求買方在首付條款中要特別注意支付的時間和目的,并明確表示首付是要辦理銀行房貸解除手續,所以有必要去辦理如賣方將首付款挪作他用,應一并向銀行辦理并支付。第三,要在合同中明確房產權屬證書的過戶時間,這就要求在簽訂存量房買賣合同時,必須確定過戶登記的具體時間和條件,避免爭吵。最后,對遲延辦理房產證的行為規定高額的違約金,使出賣人感到違約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并督促其誠信履行合同。
對于第二位購房者的擔憂:賣房人交付房屋的問題,常見的糾紛包括有租客出售房屋,租客在房屋買賣合同簽訂后不搬出去,賣房人想交付房屋,但也有弱點,而合同內容相互牽連,導致交付受到影響,如一些《存量房買賣合同》對交付條款規定如下:出賣人應當在房屋權屬變更登記后的某一日內將房屋交付給買受人。這種約定往往是由于所有權變更的遲延,從而導致交貨的遲延,賣方的違約責任無法追究。這種情況對買方非常不利。出賣人遲延交付房屋,買受人勝訴并申請強制執行的,在出賣人仍有其他房屋的情況下,法院難以對居住在買受人購買的房屋內的出賣人采取強制措施。因此,在簽訂協議前,應充分了解賣方的生活條件。第三,房屋出賣人的資格是影響房屋買賣合同成立和效力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在我們做過的很多二手房買賣的案例中,經常會出現父親以兒子的名義賣房,丈夫或妻子是賣房人,只有一個人簽字或不簽字的聲明才知道一方賣房等等,如果他不具備條件,合同就無效善意第三人。因此,在房屋買賣過程中,買受人應當根據房屋所有權證上的真實房屋所有人,確定與誰簽訂合同。對于不能來的房主,需要有明確的授權委托書,授權委托書必須明確授權內容,而不能只說他有全權委托他人辦理房屋買賣。另外,在房產證上寫個人名字也不一定是個人財產。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通常只寫有一人的姓名,但法律上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如為避免日后發生糾紛,應允許配偶在知情確認書上簽字并同意出售房屋。
第四,買二手房時,購房者通常先去看房。
查看房屋內部結構、樓層、朝向、裝修、房齡、周邊環境,房屋是磚混結構還是鋼混結構都會影響房價。對于房屋周邊環境,要注意檢查是否有污染源和噪聲,尤其是酒店周邊的房屋。第五,房屋稅,二手房購置稅的收費水平主要與所購房屋的面積、是否是第一套房屋以及出賣人取得房屋所有權證的時間有關。對于購買二手房的稅費,首先要考慮出賣人是否取得了5年的房屋所有權證。如果不足5年,雖然房價可能比同地段的價格優惠,但考慮到需要繳納營業稅,稅率為房屋成交價的5.5%,將增加數萬元。此外,千分之一的教育費附加也已正式實施。所以買家應該注意這一點。另一種稅是個人所得稅。如果業主不是唯一要出售的房屋,或者房屋使用年限不足5年,他必須支付房屋成交價的1%。購買第一套住房且房屋建筑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下的契稅購房人,契稅按1%計算,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契稅按3%繳納。建筑面積90-140平方米的,按1.5%計;建筑面積140平方米以上的,按3%計。另外,從成本的角度看,買受人要查清出賣人所售房屋的性質,尤其是房改房,其中還涉及到繳納土地出讓金的問題。因此,購房者應綜合參考上述房產稅,考慮房屋價值的合理性,購買性價比最高的房屋。以上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不幸遇到一些棘手的法律問題,你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有很多律師可以為你提供服務,我們也支持在指定區域網上選擇律師,他們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信息。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空地出租協議怎么寫
2021-01-27最新的上海垃圾分類標準
2021-02-01職業病鑒定費用多少費用
2020-11-25行政非訴執行案件如何審查
2021-01-27小貸公司減資條件是什么
2021-01-08和精神病人結婚該怎么辦
2020-12-16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離婚房產評估過程
2020-11-25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地震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2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保險合同民事欺詐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0-11-14土地出讓配套費的計算是怎樣的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