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依據: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一條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賣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的,由第三方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并辦理財產登記手續,對方主張收回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有房屋,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離婚時對方要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無處分權人將房地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收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受讓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得房地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一)受讓人善意轉讓不動產或者動產;(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三)依法應當登記的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受讓人。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所有權的,原所有人有權向無權處分的人要求賠償。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一條無處分權人處分他人財產,經債權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人訂立合同后,無處分權人取得處分權的,本合同有效。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試行)》若干問題的通知。在共有權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無效。但是,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財產的,應當保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人賠償。《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本文明確指出,我國婚姻法將婚后共同所得制度作為夫妻法定財產制度。所謂婚后共同收入制度,是指夫妻一方取得的財產和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除獨特財產外,屬于夫妻雙方的財產。可見,已婚夫婦購買的房屋一般屬于夫妻共同所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一條“夫妻共有的房屋”是指夫妻共有的房屋,不包括夫妻共有的房屋。(2) 如何確定夫妻雙方的另一方是否同意?根據《物權法》第九十七條的規定,共有人處分共有不動產,必須經全體共有人同意。法律適用于夫妻共有時,是指夫妻一方出售夫妻共有財產,應當征得另一方同意。在司法實踐中,處理此類糾紛有一個難以把握的事實,即夫妻另一方是否同意買賣。對此,我們認為在確定是否同意時需要注意:首先,如何確定夫妻雙方的對方是否同意。法律框架內的同意是意志的表達。在日常生活中,夫妻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擁有的房屋,可以書面、口頭、電話等形式表達。對此,只要第三人能在訴訟中證明即可。但值得注意的是,現實生活中,第三人在簽訂共有房屋買賣合同時征求夫妻另一方意見,夫妻另一方不作明確表態的情況也不少。根據《民法通則意見》第六十六條規定,夫妻另一方當事人對房屋買賣沒有表示意見,但其行為表明同意出售的,可以直接認定為默示同意出售。至于夫妻另一方的同意,不必問是事先同意還是事后同意。第二,如何理解“同意”的范圍。在司法實踐中,經常會出現夫妻雙方在房屋買賣合同的前期談判過程中參與,但在最終簽訂時卻不在場的情況。如果事后房價上漲,夫妻雙方往往以簽訂合同時不在場、最終簽約價格未經雙方同意為由,要求收回房屋。在這方面,我們要注意同意的范圍是否包括售價、支付方式、交付時間等,我們認為為了維護交易的安全性和夫妻人身財產關系的特殊性,本條所稱同意,應當是另一方當事人向其配偶出售房屋的一般授權。(摘自《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理解與適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一庭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出版)
第二,對“善意購買并支付合理對價”的理解從《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來看,我國的不動產善意取得制度旨在維護物權的簡易擔保,是為了保護第三人對登記簿記載的信賴。在司法實踐中,對“第三人善意購買”中的“善意”和“合理對價”的理解應注意以下幾點:(1)“善意”的認定標準我們認為,動產受讓人有重大過失的,可以認定為不善意過失而不知情,但對于作為不動產的房屋,應當以第三人在登記中的信托為依據,作為判斷其是否構成不動產善意取得的標準。一般情況下,只要第三人依賴登記,就應當推定為善意,除非有證據證明其事先知道登記錯誤或者在登記簿中對登記有異議。此處的商譽并非以第三方進一步核實登記事項為前提。善意取得不動產,首先應當推定被取得人是善意的,被取得人不承擔證明自己是善意的舉證責任,但舉證責任由否認第三人善意的人(往往是真正的債權人)承擔。法官最終通過自由心證來解決問題。就本條內容而言,由于登記簿受國家聲譽的保障,具有較高的公信力,其“權利表示”高于動產占有。此外,《物權法》第16條明確承認登記冊的推定效力。因此,在舉證責任分配上,原則上應由否認第三人是善意人的夫妻承擔舉證責任。如果不能證明第三人是善意的,就應當推定第三人是善意的。第三人“誠信”狀態的時間節點
從日常生活經驗可以看出,不動產變更登記過程需要一段時間,不可能瞬間完成。根據《房屋登記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房屋登記機構應當自受理登記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將申請登記的事項記入房屋登記簿或者作出不予登記的決定。可見,在確定第三人商譽的時間節點時,至少有一些選擇,如t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尚未喪失勞動能力可以分割兒子死亡賠償金嗎
2021-01-07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可否不鑒定
2021-01-08尋釁滋事罪行政處罰會拘留多長時間
2021-02-28如何舉報保健用品虛假宣傳
2020-11-10什么是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2-13虛假公司簽的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21什么是繼承法?
2021-01-14買的安置房現在房產證下來對方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14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