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遺失物不承擔任何后果
如果占有遺失物涉及大量金錢,而不將占有物返還給失主,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即使找不到失主,這畢竟應視為不當得利如需歸還,應移交有關部門。
民法典第122條(2021年1月1日生效)規定,因他人無法律依據獲取不當利益,遭受損失的人有權要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法規將被廢除。《民法典》施行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規定,沒有法律依據取得不當利益,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給受損失人。”不當得利,是指沒有法律依據,損人利己的法律事實。不當得利人應當將不當得利返還給受損失人。不當得利的性質屬于法律事實事件。不公正受益人的義務是根據法律規定的理由發生的。不是懲罰受益人的行為,而是糾正受益人不當得利的不合理現象。因此,我國民法原則規定,只要存在不當得利的事實,就必須在不質疑當事人主觀意愿的前提下予以糾正。以他人財產為自己所有,沒有任何法律依據,是不當得利。此外,我國刑法規定,非法占有他人遺忘物,數額巨大,拒不交出的,以貪污罪論處。拒不交出他人財物的,以貪污罪提起刑事訴訟。但不存在拒不交出撿拾物的情形,故不應將其視為貪污罪,不能視為犯罪,不能以刑法處罰,其行為只能由民法調整。拾得遺失物的法律效力如何。發現的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時,知道的,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出領取通知書。失物招領人在向有關部門交付失物之前,在收繳失物之前,有關部門應當妥善保管失物。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所必需的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在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要求賠償保管遺失物的費用,也無權要求權利人履行承諾的義務。自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在此基礎上,本文對遺失物占有與不返還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梳理。由此可見,如果占有遺失物涉及金額較大,而失主又不歸還,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畢竟,這是不當得利。即使找不到失主退貨,也應該交給相關部門。對于更多的問題,律師事務所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銷企業還能恢復嗎
2021-03-21錄制視頻添加了背景音樂算侵權嗎
2021-02-22法定代表人與法人代表人有哪些差異
2021-01-02公司不分利潤股東能退股嗎
2020-12-15轉按揭貸款需要交錢嗎
2021-03-20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行政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銷嗎
2021-01-23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
2021-02-05學生校門口被撞傷,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30人壽保險受益人包含有哪些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