贓物的善意取得有何規(guī)定?《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于2020年12月31日生效。屆時,這一規(guī)定將被民法典取代,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guī)定:
我國法律嚴格禁止買賣贓物,即使買受人在贓物的情況下購買,也是善意的,不能取得贓物的所有權。根據(jù)《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規(guī)定,埋藏物、隱匿物、遺失物、漂流物、不明所有人的流浪動物,屬于國家所有或者歸所有人所有,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因此,如果失主因盜竊、遺失等原因喪失對其財產(chǎn)的占有權,無論財產(chǎn)易手多少次,他都有權要求最終占有人返還。善意取得的條件(一)讓與人無權處分;(二)受讓人轉讓不動產(chǎn)或者動產(chǎn)時是善意的;(三)第三人必須是善意的。“善意”一詞來源于拉丁文的善意,又稱無知,是指不知道存在可以影響法律效力的事實的主觀狀態(tài)。所謂善意,是指第三人不知道占有人是非法轉讓。善意取得是指第三人不知道也不應當知道轉讓人是非法轉讓人,一般錯誤地認為轉讓人是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有處分權的人。例如,他錯誤地認為動產(chǎn)的承租人、借款人、受托人、承運人是動產(chǎn)的所有人或者其他有權處分動產(chǎn)的人,根據(jù)當時的情況,他不應當知道占有人非法轉讓動產(chǎn)。如果對讓與人的行為能力、代理權的范圍、意思表示的缺陷等存在誤解,善意取得將不受善意取得的保護。第三人轉讓不動產(chǎn)或者動產(chǎn)是善意的。善意取得,是指取得標的物的第三人不知道或者不應當知道占有人正在非法轉讓。這里不僅不要求第三方保證轉讓人有權處分,而且假定參與交易的任何第三方都具有這種善意。物權法上的善意保護是公信力原則的體現(xiàn)。對應的是惡意第三方。惡意是指第三人根據(jù)當時的情況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轉讓人無權轉讓。也就是說,根據(jù)當時的情況和交易的一般情況,可以得出轉讓人無權轉讓的結論,那么第三人應當被視為惡意。例如,如果沒有相反的證據(jù),第三方以異常低價購買商品應被視為惡意行為。(三)以合理的價格轉讓;(四)依法應當?shù)怯浀霓D讓的不動產(chǎn)或者動產(chǎn)已經(jīng)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jīng)交付受讓人。從以上有關贓物善意取得的規(guī)定來看,贓物不適用善意取得,這是法律明確規(guī)定的。即使買受人不知道貨物是贓物或者遺失物,支付了合理的價款,仍然不能取得貨物的所有權,貨物的所有權人可以隨時購買貨物,要求買受人退貨。債務人應該選擇報警來保護自己的生命。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一起住多久算重婚罪
2020-11-08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申請法律援助需要的條件
2020-12-13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chǎn)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農(nóng)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股東之間能有競業(yè)限制嗎
2021-01-13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1-01-18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瑕疵保險憑證的效力如何
2021-02-08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jīng)紀人的規(guī)定有哪些
2020-12-27保險合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變更
2021-01-08保險不能理賠可以起訴保險公司嗎
2020-11-11盡早為老年幸福生活買單
2021-01-21我國法律有規(guī)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