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公證法》,公證書應當具有證據效力、強制執行效力和民事法律行為效力、事實效力和文書效力。
公證法第三十六條:經過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事實和具有法律意義的文書,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的除外。第三十七條債務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適當的,經公證的債權文書載明履行內容,并表明債務人愿意接受強制執行承諾的,債權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前款債權文書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不予執行,并將裁定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和公證機構。第三十八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未經公證的事項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從其規定。抵押合同經公證后,無疑具有證據效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以經過法定程序公證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為認定事實的依據。除非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書。由此可見,公證文書具有法律上的證明力。作為法院承認的事實,未經法定程序不得變更或者撤銷。另外,對于同一事項,其他證明與公證不一致的,以公證書為準。
公證機關能否賦予抵押合同強制執行效力,在法學理論和實踐中存在著不同的觀點。從理論上講,抵押合同不屬于強制公證的對象,也不具有貨幣、貨物、證券的給付內容。公證機關無權對抵押合同進行強制公證。具體理由如下:
根據我國法律,我國公證機關強制執行公證的對象僅限于符合特定條件的債權合同。在法律性質上,抵押合同屬于物權合同,不是債權合同,也不是強制公證對象。從內容上看,抵押合同不具備強制公證的條件。根據我國強制執行公證的有關規定,公證機關授予強制執行的債權合同必須具有貨幣、貨物、證券的給付內容。換言之,這種合同下的債權必須是要求債務人支付金錢、貨物和證券的權利。抵押合同是抵押人與抵押權人之間設定抵押權的協議。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抵押權人不能對該物上擔保人的其他財產主張權利,只能對擔保對象主張權利,無權要求該物上擔保人代為履行債務。即使抵押權人改變價格,抵押物不足以清償債權,也是一樣的。但在實踐中,有不同的方法來確定強制執行的有效性。例如,2006年1月,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一起相關案件作出裁定,作出了明確的裁定。抵押合同不屬于出具公證書和執行效力證明的范圍。又如,2003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光大銀行北京營業部與錢村百貨購物中心、錢村科學工貿發展公司經公證的債權文書執行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委托拍賣公司拍賣開發公司的部分房地產,并用拍賣所得清償被執行人欠申請執行人的債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退休人員返聘期間被辭退賠償問題
2021-02-16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07子公司向母公司借款需要借款協議嗎
2021-03-08未成年人網絡平臺打賞是否有效
2021-01-27家庭冷暴力多久可以離婚
2021-02-23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房地產開發公司類型有哪些,房地產開發費用包括哪些
2021-02-20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目的
2021-02-09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理解
2020-11-21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